如今这一切,都在进入老年之际有所突破,怎么不令他激动万分呢?
略作交谈,康宁就挂断了电话,给远在老挝的徐家伟打了个国际长途。
徐家伟看到是康宁的电话,显得非常高兴。他那兴奋中略带激动的回答,把康宁吓了一大跳:“阿宁啊,我现在马上要上飞机了,万象飞昆明之后转飞北京。有事你和阿东说,他在厂子里,等我回来再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你吧,好了,我挂电话了啊!哈哈!”
康宁皱了皱眉头,他实在搞不清徐家伟要到北京去干什么?
他想了想,换上越南的手机卡,直接拨打了阿东的老挝手机,嘻哈两句,就用英语直接进入了主题,询问道:“近况如何?”
阿东的英语非常棒,而且是标准的剑桥口音。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与康宁之间的通话越来越有默契,有点近似秘密联络用语的对话,说出来也显得十分清晰到位:
“非常棒!四十天内二期工程就要验收试产了,预计生产和销售业绩将每月递增百分之二十五,而且一直都是零库存。如今老板去解决最大市场的准入资格了,估计一周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还有,阿陈从他老朋友那里找来六十多个人帮忙,那帮家伙牛啊,安全问题没有任何问题!还有你的两个学生如今说得一口地道的本地话,半个月前已经在侨民中办起了武术学校。所有的一切,都在按预定计划进行,你就放心吧!”
康宁高兴地问道:“确实都是好消息!国内那些中医毕业的专项人才招聘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老板这次去,也顺道会解决这件事的,你就放心吧。如今那边就业压力这么大,很多中医院校毕业出来的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估计很多人都会愿意来的。说不定过上几年之后,我们的医院就会成为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最有名的专业医院,我对此非常乐观!”
三十四岁的阿东越来越成熟了。一年多来的巨变与磨练,让他的眼光也比原来宽广了很多,隐隐成为徐家伟之后,第二个重要的决策人才,让康宁对他越来越器重。
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琐碎的事情,心情愉快的康宁这才收起手机,盘腿坐在平整的礁石上,面向大海静静享受心中的喜悦。
父亲康济民在国内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彻底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可以说七个特效中药的成功研制和新物质的发现,为自己的家族带来了足够的金钱和地位,等于为家族上了一道厚实的保险。
自己和几位接触不多、但是却挚诚相待的朋友合办的实业,如今也以骄人的业绩和迅猛的速度,按部就班的发展着,就连阿刚和阿彪也能在徐家伟的指点下,从国民党溃军抛弃的遗老遗少和侨民中,择选优秀子弟办起武术学校。
由此看来,徐家伟一定有一套深思熟虑的长期发展计划。
至于陈朴,他能在国内成功招募退役军人,并参加到公司的安全保障上来,这本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