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
康宁打完出租车公司的电话,顺便问明湖畔那家法国餐馆的电话号码,很快就完成了一百人用餐的预约。
众人见状,齐声欢呼,心中对康宁感激不已。要知道别说吃法国菜,进入剧组三个多月了,到城区游玩的机会也没有几次。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好好地享受一下了。
康宁也很开心。他之所以表现得这么大方,除了真心想结交这些朋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昨晚在那家法国餐馆用餐时看到一个醒目的告示,内容是光临本店消费的任何一个客人,能连续将十个实心橡胶球投进距离五米的土著木偶嘴里,将获得五千法郎的奖金或者等值的本店消费卡,投不进没关系,留下十法郎就行。
康宁当时仔细看了一下,也感兴趣地拿起两个橡胶球捏了捏,只是初次到来不好意思吃白食罢了。况且那家餐馆的价格也不是很昂贵,每个人三十美金就能吃的很好,就算真的请客,几千美金的花费也可以承受,只不过要喝路易十三那就另说了。
半个小时后,两辆大巴车就开到了村口,本来留下看家的人是十二个,如今难得地有体验吃法国大餐的机会,人数立即再次精简,经过残酷的抽签,最后剩下可怜巴巴欲哭无泪的三个倒霉蛋看守营地。
所有人都不愿错过这难得机会,一百零五号人全都挤进两辆大巴车里,一路欢声笑语开赴春香湖。
林老头坐在康宁的副驾驶座上,不断感叹商品经济冲击下越南电影业的凋零,说很多漂亮的有潜质的女演员,都势力地给有钱的外国人拐走了,到了国外又不好好干,很快就嫁人失去踪迹,枉费国家培养了十几年云云。
康宁实在舍不得美丽可人、善解人意的黄梅灵受苦,重蹈前辈的覆辙,想了想提出个问题:“林叔,你拍完这部戏,有什么安排没有?”
“安排个屁!明年我就退休了,到时候最多到艺术学院给年轻人讲讲课,一两年之后回到老家奠边府去养老,种些花花草草过完这辈子就算了。”林老头的话颇为伤感。
康宁想了想,拿出笔钱来投资电影也不是坏事,于是建议道:“我有个朋友在老挝的琅勃拉邦开了一家制药公司,他很想拍一部关于东南亚底层人民生活情况的电影,毕竟在目前这个经济飞速发展,观念也逐渐改变的时代,思想的冲突和生活传统的怀念与改变都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要是能将这些一一展现出来,加上适当的东方文化和宗教相融合的背景,夹杂大量的风光古迹,也许能在国际上获得点声誉也说不一定。”
林老头皱起眉头问道:“不会是拍广告吧?拍广告我可不干!”
后排的黄梅灵急忙向康宁解释:“林叔是我们国家著名的功勋导演,我们越南所有的影视奖项他都得过了。他一辈子都不愿意拍一个广告,对艺术的追求十分执着,如今我们所有的电影人,只要看到林叔都得恭恭敬敬的。”
康宁哈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