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盘根错节的势力

作者:天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其实我也是军人,只是我在政府接待部门上班,很少穿制服罢了。其实我们的军队不是不行,而是当官的不行,像陈先生给我的红塔山香烟,普通士兵一个月的军饷只能买回两包来,就算当上了班长排长等基层官职,家里也只有政府发给的每月十五斤到三十斤粮食补贴。那些当官的经常护送毒品贩子收黑钱,哪管部下的死活,要不然早就把整个缅北收回来了,哪里还有这么多军阀割据啊!说起来气人,九六年初我还在部队的时候,与彭家生手下的一个连打了一仗,我们一个营三天打不下一个小山口,第四天反而被人家一个排绕到身后,营长吓得第一个跑掉了,全营一半人马做了俘虏,要不是我会说云南话,恐怕也得挨上一顿狠揍。彭家生的那些部下挺仗义的,把枪还给我放我走,所以我现在还能保住军职,要不然全家都活不下去了。”

康宁听完哑然失笑。他知道金三角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政府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八九年要是缅共还能得到老大哥的援助而不解体的话,恐怕如今的缅甸打什么旗号都不知道了。笑过之后,康宁静静倾听刘海澜的介绍,终于对即将到达的第四特区有了深入的认识。

第四特区控制区总面积为五千平方公里,只比康宁刚离开的瑶山地盘大一倍,这区区弹丸之地,竟然也设立了九个行政区,人口加起来也就七万多人。

这林明贤原是中国知青,生于海南长在广州,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此人学会了审时度势也相当精明。他是缅共人民军内部最早和缅甸政府和解的高级将领之一,去年开始在其辖区内全面禁绝鸦片种植和毒品买卖,为此他赢得了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的高度赞赏,而第四特区的替代种植计划,则全部是依靠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无偿援助来完成的。在林民贤一生中起到最大作用的,是他娶了被称为“果敢王”的缅甸华侨彭家声的女儿为妻。期间,林明贤曾为彭家声平定了杨茂良兄弟兵变,因此迅速崛起。

林明贤部与佤邦联军、果敢同盟军、克钦新民主军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林明贤部的领导层是由许多当年的知青与福建、广东、海南的华人组成。既不同于佤邦、克钦部的少数民族当家,也不同于他老岳父果敢王彭家声部的鱼龙混杂,他们的中坚力量主要是由旅缅果敢地区的华侨组成。

林明贤现年刚五十岁出头,其主要臂助、现任特区秘书长职务的蒋志明,原先是缅共东北军区的旅长、副参谋长,中国畹町人,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后出国参加缅共革命,在各种战斗中得到了锻炼,不久就成长为一名缅共人民军的中级指挥员。由于蒋志明此人沉稳圆滑,以外交见长,故被长期派驻仰光、腊戍等地,曾经成为当年八一五军区对外的联络官。

林明贤手下的另一个大将,是现在仍然担任着掸邦东部同盟军参谋长一职的罗长保。此人是云南昆明人,在昆明初中毕业后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与蒋志明几乎同时赴缅共参加革命。到一九八九年缅共瓦解时,罗长保已经是中央警卫旅的政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