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云贵川甚至两湖地区的中国劳务人员从这里络绎不绝地进入老挝,开始了在异国他乡创业的旅程。这些吃苦耐劳、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正以他们和善的态度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渐渐地被老挝西北部各阶层所接受。如今,整个地广人稀的老挝西北地区的房屋、农庄、道路和桥梁建设工程,全都是由中国公司承建的,中国人高强度的劳动产生的高效率,让慢吞吞的老挝人大为惊叹,自愧弗如。
正因为因此,冷锋的地位和作用随着集团的迅速发展壮大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他麾下的人马从原来的七人增加到现在的五十五人,并成功地在云南的昆明和思茅、广西的兰宁和百色等地都建立了自己的联络站。他的目标是一年之内,将联络点扩大到四川、贵州和湖南,将上述五省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情报网。
由于集团上下对老大康宁的全力支持和爱戴,康宁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了大家的共同的事情,为此冷锋耗费了很大的精力,将康宁出逃的前前后后所有事情调查了个清楚明白,搞清楚了许多常人不知道的内幕。眼下,他正千方百计地要将老大的这些冤家对头一一置于死地,这不但是冷锋本人对康宁的感激与报效,同时也是整个集团上下逐渐竖立起来的深入人心的不成文规矩的体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实际上,不但只是康宁一人,整个集团的所有弟兄全都一样,只要有一个弟兄蒙冤受害,整个集团都会想方设法地为他报仇雪恨。这一逐渐强大起来的彪悍集团,正在以雄厚的实力作为每一个弟兄最坚强的后盾。
这一夜,康宁、穆臻和冷锋三人一直在花园中密谈到天亮。
临分手的时候,一夜未眠的冷锋脸上不但不见一丝一毫的疲劳之态,反而因为这一夜的漫谈,明确了方向,大开了眼界,他那双精光闪烁的眼睛里,充满了踌躇满志的自信神色,让康宁和穆臻也受到其强烈的感染。
送走了冷锋,穆臻赶回到办公室,立即开始着手安排陪同新闻代表团采访事宜的交通安保工作。康宁则回到住处,洗了个热水澡,换上身舒适的衣衫,就赶往办公室和徐家伟一起前往白象宾馆与马一鸣共进早餐。
受徐家伟的委托,康宁从今天开始,将全程陪同马一鸣和柳逸青摄制小组,前往老挝西北各地,进行为期三天的采访和拍摄。
之所以会如此安排,是因为康家与马一鸣之间的关系很不一般,如果能打动马一鸣并让他坚定合作的信心,康宁的陪同和恰到好处的交流,是最为适宜也非常必要的。
坐在奔驰越野副驾驶座上的马一鸣,看着道路两排的景色,连声感叹。
这一路上,不时遇到的一批批中国建筑工人,让马一鸣非常的惊讶。他转过头,向开车的康宁低声问道:“我们沿途所见的按照我国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的道路和桥梁都是你们全额投资的吗?以目前老挝政府和其财政能力来看,你们将如何收回这么巨大的投资?收费期限又是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