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无法拒绝的亮相(谢谢大家的鼓励!)

作者:天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宽阔的街道、东西合璧的大量建筑、正在建设的尚未封顶的十五层高楼、整洁的市容和高大的绿树,还有随处可见的草坪和社区中心小广场,无不规划合理,透出欣欣向荣的富裕景象。

法国路透社记者劳伦斯一句“我的上帝,这一切都是真的吗”的惊呼,让所有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极度震惊的各国使节和记者们心中百感交集,无数的疑问随着一声声惊叹,浮上了每一个人的脑海。

第四特区警署的先导车没有任何停顿,而是直接穿过彩虹般的南北大桥,将车队引领到了北面十八公里的特区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盘龙市,道路两旁一座座厂房正在建设之中,用缅文和中文两种文字书写的大型建设公示牌比比皆是,就连小车中的中国驻曼德勒领事馆公使乔育林也自问:是不是回到国内的哪个城市开发区了?

来宾们受到了第四特区政府官员的热情接待,美国大使戈尔、英国大使怀特、法国大使杜兰德和中国公使乔育林,以及缅甸外交部长诺拉敏等官员,在内务部副部长温松将军的介绍下,与康宁、石镇、潘少群等人一一见面,数以百计的各国记者,争先恐后架起长枪短炮连续猛拍,成片的闪光灯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见面完毕,宾主们列队站在盘龙大酒店门前的台阶上合影留念,起码摆足了五分钟的姿势,方满足了贪婪的记者们的要求,这才慢慢步入装饰得简约淳朴,充满缅甸民族风格的酒店大堂。

各国使领馆主要官员在缅甸政府官员的邀请下,与第四特区的政府官员一起步入二楼宽大的会议室,品尝极富傣族风味的香茶之余,轻松自在地交流起来。

记者们全都被挡在了会议室大门外,只有第四特区《民生报》和《东方画报》的记者获准进入拍摄五分钟,尽管这是身为地主近水楼台的优势,但还是招致了各国记者的强烈不满。

美国大使戈尔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康宁本人,他对眼前这位礼貌谦逊、从容不迫的年轻主席暗暗赞叹,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远比画报和照片上的形象要深邃威严得多,那份从容淡定、成熟大方、风度翩翩的不凡形象是所有照片都无法诠释的。

长期以来,戈尔和他身边的使馆武官克劳斯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康宁和第四特区的关注,美国的两个人道主义基金会的慷慨援助,获得了康宁真挚的感激,每次记者到第四特区唯一开放的大瑶山地区采访,美国记者都会获得礼貌周到的接待,康宁以及他身边的副主席潘少群在各国记者中也享有良好的口碑。

康宁心中也在对戈尔和克劳斯进行详尽的分析,让他暗自惊讶的是,戈尔身边沉默不语的武官克劳斯更引人关注,康宁的直觉告诉他:此人深藏不露,坚毅不拔,绝对是个可怕的人物。

相反,法国大使杜兰德并没给康宁留下多少印象,反而是彬彬有礼、脸带笑容的英国大使怀特让康宁无法测出深浅来。像个老式机关干部的乔育林公使,则带有读书人特有的儒雅气度,从容的举止,淡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