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赤脚不怕穿鞋的(月票呢?甩几张来啊!)

作者:天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了解缅甸人民的生活现状的愿望,同时也能看到我们第四特区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

大家会在影片中看到缅甸各族人民如何用最简单的工具主动参与到建设之中,看到山寨里老人脸上久违的笑容,看到无数缅甸人民眼中闪烁的希望之光!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努力就会有回报。尽管我们就像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孤独部落,尽管我们得不到外界的重视和帮助,尽管我们身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迎着曙光走向进步和光明,因为苏醒过来的缅甸人民都惊喜地看到天边的曙光,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曙光正照耀着自己的心灵,照耀古老的缅甸大地!”

康宁说完,很有礼貌地向议长史蒂文斯致谢,再向所有议员们深深鞠躬,立刻引来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所有议员都站了起来,用长时间的掌声和钦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坦率而又充满自信的缅甸政坛新星。

听了康宁的演讲,缅甸代表团所有成员都激动不已,全都为他不卑不亢、坦诚无畏的风度所折服。只有康宁此行的参谋刘海澜知道,康宁之所以这么无所顾忌,是因为他有恃无恐,尽管距离“无欲则刚”的境界依然很远,但是康宁很好地将自己的态度向美国人进行了展示。

接下来,美国国会临时议长史蒂文斯宣布暂时休会,并没有按原定计划的那样,让第二特区副主席肖友明进行禁毒演讲,而是由禁毒委员会五名成员单独与缅甸代表团举行会谈,就缅甸的毒品问题仔细交换了双方的意见,并在上午休会之前顺利地通过了一项援助计划: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向缅甸第四特区政府提供价值五十万美元的物资援助,以表彰康宁在禁毒运动中为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这笔援助物资,分别为十辆警用车辆和二十辆农用汽车。

康宁对议长史蒂文斯和禁毒委员会主席李斯特表示了感谢,随后与主人们告别,在警车的护送下,顺利地通过示威的人群回到了缅甸驻美国大使馆。直到这个时候,代表团一行五十余人才享受到了盼望已久的轻松与宁静。

虽然早已经过了午餐的时间,但在这个简单的餐会上,代表团成员依然显得兴致很高,热烈地交谈了起来。不过,其中大多数人都对美国人两天来的表现很不满意,特别是对新闻界的纠缠尤其恼火不已。这些无所不在的记者,的确让不擅辞令的代表团成员深感厌恶和忌惮。

康宁早已经对此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见到大家情绪不高,哈哈一笑:“各位,咱们原本就不指望美国人能给我们多好的待遇,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经基本达到,无论是在昨天晚上的记者见面会上,还是在今天的美国国会当着那么多的议员,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向美国人阐述我们的立场,让美国人民倾听我们的声音,同时也让美国媒体和官员们看到我们的开明、进步和友善。刚才我在车上随便看了一下几份美国媒体的相关报导,里面一个令人安慰的现象是,美国媒体普遍认为我们此行将会给两国关系带来一定的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