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和秦东亮他们,用不着你上去啊!”
“放心吧,我只是到北面的九号阵地去一趟,看望一下即将上战场的友军,这群明显是校尉军官的实习人员中,有不少得和三旅一起冲上去,估计伤亡在所难免了。我去看看,也算是表示表示,你留在这里统筹全局,到如今这个份儿上了,咱们只能看着,该怎么打就是基层指挥员的事情了。”陈扑向门边的侍卫长老韩点头示意,老韩默默地转身出去做准备。
刘海澜见陈朴态度坚决,便没有继续阻拦,点点头交代几句,就转身走向各军各师派来的十余名将校之中。
陈扑接过副官递来的头盔,大步走向停车坪。轰隆隆的炮击声就在此刻铺天盖地的传来,周围这片远离战场二十多公里的静止树林,竟然开始不安份地摇摆起来。
浓重如乌云的硝烟,在钦敦江两岸翻滚升腾,瞬间将天际的最后一道光芒掩盖。惊天动地、延绵不绝的炮声,将阴暗的大地震得瑟瑟发抖。距离钦敦江堤岸只有一点三公里的缅军战壕里,数以千计的官兵坐在宽大战壕中一个个坚固的防炮洞里,只等一声令下就跃出战壕,以最快速度渡过工兵营正在冒死搭建的江上浮桥,向对岸的敌人发起猛烈冲击。
在一个仅能容纳三人的防炮洞里,三个身穿没有任何标识的缅东军作战服的汉子也在紧张地等待着。
这三人与相邻五个防炮洞里的十二名同伴是一个整体,这些在原单位最低军衔为中尉的军人们,此刻与缅东军普通的官兵没有什么两样,装备了同样的类似于国内03式突击步枪,一样的战术背心上带有四个弹夹、四颗仿俄制rgd5手雷,唯一不同的是,这十五个军人多了一支缅东军军士以上人员才能佩戴的银星牌9mm大威力手枪。这种做工精致据说是出自缅东军工厂老毛子技师之手的手枪性能优异,外形硬朗,深受缅甸各军种的喜爱,其礼品型特制手枪已经成为缅甸各军将帅热衷的时髦货。
三人中的两人,不停地望向洞外的狭窄天空,不时的大声交谈中神情紧张也充满期待,只有一个脸部线条硬朗、五官分明的汉子若无其事地靠在洞壁上闭眼打盹。两个同伴对这个新调来的同仁毫不知情,只知道此人名叫刘坚,似乎和西南军中令人尊敬的杨清泉将军有点儿关系。聪明的两人在长达四天的朝夕相处中,从未打听过刘坚的任何事情,他们心里都清楚能够在二十多万官兵中获选来到缅甸这块战火纷飞的土地上锻炼,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荣耀。只要不死在战场上,回去之后就会像上一批锻炼了三个月满载而归的同袍们一样,获得令人梦寐以求无比羡慕的晋升和深造的机会。
闭目养神似乎非常轻松的“刘坚”,远没有两个同伴所认为的那么轻松,隆隆的炮声和劲风吹来的刺鼻硝烟虽然震醒了他麻木已久的神经,但仍然无法拂去他心灵上的蒙尘。此刻的他,有一种做梦般的感觉,似乎再次清晰地看到,突然出现在自己床前的父亲向自己抡起的蒲扇大的巴掌,看到愤怒而伤心绝望的父亲在世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