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上场

作者:楼下赫本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耳边听着直播室内传来的声音,陈沐恩渐渐的露出投入的神色。

说起来,她也算是《鬼吹灯》的小书迷了……

一个小时过去。

直播间内。

廖远一口气录完了一整期节目。

他注意到了陈沐恩的到来,但并没有在意。

眼下还是工作要紧,他急需要把《鬼吹灯》第一部分《精绝古城》录制完毕。

因为只有第一部录制完毕了,才有机会出版成册,拿到稿费,并买下自己的第一架钢琴。

昨天他用尤克里里尝试了一下录音设备,但因为一些音弦的缺失,再加上尤克里里的音色本来就极为单调,这就让廖远这个资深音乐大师有些难以满意。

尤克里里毕竟只有四根弦,不管是弹奏方式还是音色,比之吉他都太过简单。

它仅仅只能是生活的弹唱伴侣,或者是小孩子学音乐的启蒙乐器,认真起来,其实难登大雅之堂。

因此,舞台不属于尤克里里。

一些舞台剧或者演奏会现场,也几乎看不到尤克里里的身影。

这方面,也是包括吉他在内的。

吉他分为古典和民谣两种类型,民谣吉他在民间非常盛行,也是歌坛众多曲风中最火热的代表曲风之一。

但在一些正式音乐演奏会上,民谣吉他就销声匿迹了。

当然,一些演奏会上,偶尔也会有古典吉他的出现,但古典吉他的音量实在太小,在没有扩音的情况下,也根本无法清晰的让每个人听见,很容易被其他乐器压住,所以,古典吉他也一度退出演奏会的舞台。

再加上,钢琴的横空出世,几乎可以覆盖吉他的所有音乐,其表现力也彻底碾压吉他。

所以,在正式踏入十八世纪后,吉他的地位就直线下降。

而与此同时,小提琴和钢琴的地位,则是不断上升。

直至今日,也依旧是高高在上。

除了要买钢琴之外,廖远还想要换套一套顶尖的录音设备。

常言道,好的调音师价值百万,这并不是吹的。

后期合格的调音制作,的确能让一个三流歌手瞬间具备业内顶尖音色。

之前花费五百元买的录音设备和摄像设备,只是勉强能用,不说别的,单单只是和自己手中的这些录音设备相比,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嗯?

在录制了一段《鬼吹灯》后,廖远的目光看向了调音台上的工具。

一支相对来说价格不菲的电音话筒。

他又录制了片刻,便是站起身来,打开调音台上的控制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温暖舒适,然后露齿一笑,如同戴着小红帽的狼外婆,对处在隔音室内的陈沐恩柔声的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