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设想的情节中,你心里是相信你自己就是一个老年人的。
还用那个简单的例子来表现,你是一个同性恋人,你不能把自己伪装成别人去模仿,而是要在自己心里找哪怕就是那么一点对同性的好感,把这点好感找出来,真的用自己对同性的那点欣赏来示人。
所以对体验派演员的要求是最高的,因为它最需要天分,需要演员解放自我、相信情景的天赋,而能有达到体验派天赋的演员百里无一。
但赵宇恰恰拥有这种天赋,他在系统中每门课程其实用的都是体验派,每次进入课程,他都是坚定的相信自己就是这个职业,就是这个人。
赵宇本人并不太喜欢体验派,因为课程里的生活实在是太真实了,有时候他退出课程的时候都不敢置信,原来我的那段人生只是一个课程。这也让他有一些不愿意用体验派的方式,但不可否认,系统一直是用体验派的方式在培养赵宇。
除了这两种以外还有一个“方法派”,方法派传承自体验派,同样要求演员的下意识反应的真实,但和体验派不同,方法派允许演员替换交流对象。
还是这个同性恋人的例子,方法派允许演员把面前的人替换成一个异性,然后在心里演员会告诉自己,爱上的是这个异性,而不是面前的演员。
三个流派的追求和方法虽然比较泾渭分明,但是在应用上却并不会坚决不同。一个好的演员是绝对不会只用一种流派的,在不同的剧本中采用不同的演绎方式,这是很多演员都会用的。
像美国的好莱坞,很多的演员用的都是体验派,因为这样更加利于他们发挥。在我们国内由于并没有特别系统的训练方法,所以就需要演员自己去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表演方式。
优秀的演员往往感性强于理性,加上他们需要在不同的时候运用不同的流派,所以就导致有时候演员自己也分不清自己所属流派,这才会给大众留下一种体验派是最简单的印象。
也可以用很简单一句话来形容。
表现派是演出心里设想的角色,把他呈现出来。
体验派是让自己相信自己就是那个角色。
方法派是用我早就练出来的情绪记忆来表现角色。
三者的关系并不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并不是说我心里完全相信自己就是角色后,就不再需要设计角色动作了,该设计还是要设计的,只是表演的时候你会更加自如和真实的用出来。
赵宇之前拍电视剧用的都是表现派的技巧,但如今《白日焰火》不适合再用以前的那一套,所以为了更好的表演出张自力,赵宇需要用体验派。
但赵宇的心里还是有一些担忧,毕竟体验派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然后把自己最接近张自力的一面暴露出来,放到镜头下。
他赵宇系统课程进的多了,有点害怕。
一个系统从天而降,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