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运转,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心肺功能,建议他们还是要做好孩子的体重管理。
这么小就这么胖,很明显是不健康的,很容易带来其他疾病。
另外,结节这么大,就必须要进行手术了,要是真等到它恶变,就真的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肺癌。现在早期么,跟癌症还是不搭边的。
这台手术的难度,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太胖了,体积大,肉层厚,“圆葡萄”还长在肺叶的正中央,普通的胸腔镜很难达到那样的深度,微创手术比较难,只能开胸腔,打井,这是一个对精度和体力都有很高要求的精细体力活!
好在陈俊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曾经给极度肥胖患者切过阑尾,而且,他的身体素质超级棒棒啊,力量、耐力、精力、视力、手指灵活度,都远超常人!
这台手术最终被他顺利拿下,孩子的预后也挺好。
而那颗“圆葡萄”结节,也被送去做了病理检查,为良性。
据文献报道,肺结节90%以上都为良性,真正恶性的比例只有1.2%;肺部小结节大部分由良性疾病引起,小于6毫米肺结节,是肺癌的概率不到1%;直径在68毫米之间的肺结节,肺癌概率在0.5%2%;直径大于8毫米的肺结节,肺癌概率大于3%。
但即便是良性,超过6毫米,也是要切除的。
良性结节可能会引起咳嗽、咳血或疼痛等症状,然后不排除以后出现恶变之可能!
只有13毫米的肺结节,才没有必要做手术!不过,也需每年定期至医院体检,尤其是进行胸部ct扫描。
至于4-6毫米?那啥,需要观察。有变化再切。
你若是追问医生:“医生,医生,到底是切还是不切嘛,你给个明确说法不行吗?这模棱两可的让人揪心呐!”
医生:“唉,实在是没有明确的说法啊。”
患者气死:“这叫什么话?怎么没有明确的说法?”
医生解释:“问题是现在还没有明确和达成一致的看法啊。首先,肺小结节这个病,是最近几年胸部低剂量螺旋+高分辨或薄层ct的广泛应用才被大量发现的。短期的突然增多,我们(从科学的角度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清它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更未形成统一的诊治共识。
其次,不同科室、或相同科室不同专家对46毫米的肺小结节有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争议比较大,目前这些不同的诊疗建议,没有对错之分,差异也仅仅在合理与更合理之间。
46毫米的肺小结节,手术的最佳时机目前真的还不清楚。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只能建议随访,但随访间隔时间,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只能建议:大概6个月一次,若连续23年没有变化,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好吧,我要说的就是这么多了!”
患者:“……”只好无奈地走了,然后估计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