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陈院长真乃神人也

作者:魔鬼藤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要知道,那是以前学校里的那种比较老式的集体厕所,是长长的那种坑槽。里面,有些水冲不走的地方? 还残留着大量的便便。

……

陈俊给金医生又加批了一个星期的假? 之前请了三天,现在又加七天,就是十天,至于十天后金医生的康复情况如何,要不要继续请假? 到时候再说。

陈俊觉得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就撰文? 发表在自媒体上。主要是给粉丝们科普便秘的相关知识。有些时候,要区分便秘和拉肚子。

他还提醒大家? 有些非常普遍的习惯,其实很不好? 很容易造成便秘。因为大多数的功能性便秘? 都是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比如? 排便习惯不好。

当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有些人尤其是小孩或学生经常喜欢在有排便需求的时候忍便、憋便,这不仅会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还会造成肛men的异常反应。

久而久之,当人真正需要排便的时候,肛men括约肌就不够放松,导致便秘。

其次,很多人饮食结构过于精细。生活中常吃的米面或糕点等精细食物产生的残渣少,导致大便形成少,对肠道刺激不足,肠蠕动减缓,影响排便。

又如,运动过少。缺乏运动会减缓肠蠕动,造成便秘。

再如,精神压力。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也会便秘,曾经有过排便困难的人,喜欢自我施压、过度关注,而这种紧张情绪更容易加重便秘。

此外,也有药物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人会因便秘自行购买排毒通便药物,这些药物通常含有刺激性泻药成分,短期服用有通便效果,但长期刺激会导致肠道耐受,加重病情。

陈俊发文之后,自然有很多粉丝阅读,然后,有人就在下面提问题。说是:“陈医生,陈医生,你真专业啊,能不能请教一下,一天之中,什么时候排便才是最佳时间啊?”

面对这种问题,陈俊觉得自己疏忽了,之前的那篇文章居然不够全面,还需要加上一些细节。

于是,他又重新撰写了一片自媒体文章,用的标题跟先前一样,只是在后面加了个(二)。

在这个“二”中,他主要告诉大家,一些排便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常见的认知误区。

最后,陈俊总结了一下,告诉大家,能做到以下三点,才算是“排得好”!

首先,按时按点规律排便。

大便形成后,肠道会以每天23次、每次每分钟12cm的速度将其推动到左半结肠,到乙状结肠贮留。

但在早晨起床后和饭后2小时内,由于体位反射或胃结肠反射,会引起结肠整体蠕动,以每小时10cm的速度推进,可能直接促成排便。

所以,有规律性地在这两个时间段排便的人,说明肠胃消化功能良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