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满载而归,但是那点数量还真不够他们分的。
据陆天明他们自己的说法是,鱼多多号回来一趟的鱼货都不够支持他们的私房菜馆支持三天。
对,除了陆天明,其他人也在这段时间里开了自己的私房菜馆,主打的就是刘浩的顶级鱼货。
就凭着这几样美味诱人的鱼货,他们私房菜馆的客人那是络绎不绝,唯一一点就是刘浩供给他们的鱼货不够,基本每三天就要等刘浩的渔船回来才有货。
看到大把大把的钱在等着自己,他们几个心里都很不是滋味,所以现在听到刘浩要扩大船队后。
他们当然得赶过来找刘浩聊鱼货的事情了。
不然迟一步被其他人都抢完了,自己的私房菜馆肯定就凉凉了。
除了和自己合作的这些人,一些平时不算亲近的亲戚也都来了。
还有就是村里的领导,甚至是镇上的领导也都来了。
一直到了大年初十,来家里拜访的人才少了下来。刘浩也终于可以安静地休息一下了。
自己这几天算是亲身体会了那句话。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天临近中午,刘浩才从床上醒来,一下楼就看到弟弟们已经在端菜上桌准备吃中午饭了。
“舍得起来了?都准备吃中午饭了。”刘康乐调侃道。
“这几天都没有怎么好好休息,能现在起来就不错了。”
“吃饭了,赶紧滴。”
“先刷牙,你们先吃。”
………………
…
吃完饭后,两个和两个弟弟坐在院子里聊天。
“哥,你这是成了村里的大人物啊。这几天因为你,我们家里就没有消停过。我看村长公祖家里都没有这里这么热闹。”刘康乐半躺在木床椅上,懒洋洋地说道。
“公祖只是我们村的村长而已,能有多少人去他家拜年?我看镇长家里都不一定有我们这里热闹。”刘建峰轻轻笑了几声,言语之中透着一丝不屑。
“毛线的大人物,要不是知道我跟曹老他们熟,那些领导才不会鸟我。要不是我捕捞的那些鱼货枪手,明叔那些做生意的人也不会来,要不是我赚了点钱,那些多年不见的亲戚会来?”刘浩拿起一个沙糖桔一边剥皮一边平静地念叨着,他心里心水清得很(看事情很透)。
“哥,你竟然还能吃的下沙糖桔!这几天你还没有吃腻吗?”刘建峰很是惊讶地看着刘浩。
“……今天我好像没有吃过,所以……不腻。”
“好吧,忘记你是个大吃货了。我现在看见它都想吐了。”
“拥有三十几艘大渔船还不算大人物啊?不说我们村,我们镇,甚至整个新益市都有这样的人吧?”刘康乐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