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

作者:木允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皇太孙感慨地看着被积雪覆盖的淮河两岸。

河水依然在静静流淌。

不过这里看起来人烟依旧不多。

至少和京城周围比起来,依旧可以称得上荒凉,这还是朱元章二十多年持之以恒的迁移过来人口,而且还强制驻扎大量卫所,可以想象过去该是什么样子。不过现在比明末明显又强的多,明末这一带被北上官员直接形容为沿淮千里无人烟,朱元章再怎么努力,也终究无法把人强制锁死在这片土地上。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杨丰在旁边唱着。

紧接着一片凝视的目光……

“别看我啊,这是后世流传几百年的民歌,而且据说就是从大明朝开始流传的,具体真假无从考据,但这地方在大明朝一直很穷也是事实,根据我们那时候的史书记载,十年倒有九年荒也是事实。”

他一脸无辜地说道。

“何至于此!”

朱允熥有些尴尬地说道。

“殿下,其实也没什么,这地方本来就是天灾频繁,而且和江南无论土地亩产还是气候条件,都存在很大差距,把大量苏杭人口迁移过来,必然会导致心生怨恨。人家在故土亩产四五石,到了这里亩产一两石,而且还不准他们离开,又怎么可能不心生怨恨,时间久了肯定要发泄一下。

编个民歌,唱一唱心中就舒坦了。

尤其这里还是中都。

光中都城,皇祖陵,驻军,这些每年需要的消耗,各种差役,尤其是这个差役,衙门多了必然就是更加频繁的差役,老百姓负担格外重。您要是想改变这里也很简单,免除凤阳府的徭役,然后各种差役都改成官府拿钱雇佣。既然是龙兴之地,总得有个龙兴之地的样子才行,免除赋税的确有点步子太大,但免除徭役总可以做到吧?其实徭役这个东西,本身对老百姓就是很大的负担,它的危害在于耽误老百姓的生产,完全可以在以后折算到赋税里,然后再用税收的钱改成雇佣。

大明朝以后其实也就是如此折粮的。

您可以用凤阳作为一个试点推行这种改革。”

杨丰说道。

他得为发展工业做准备啊!

他在江南转了这段时间,发现的最大问题,或者说对发展工业最不利的就是这个徭役。

所有人,从农民到工匠,甚至再到城市的市民,所有人都指不定什么时候去服徭役了,而且这徭役还多种多样,从衙门办事到维护治安,再到往边疆运输,甚至官府营造,全都是徭役,这还怎么发展工业?

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熟练工,突然不得不去服徭役了。

然后死在路上了。

这种事情的可能性极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