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她对外来人是有深切感触的。我们开设这个栏目已经近两个月了,读者反映很不错,可惜多数的来稿质量不高。”
秦编辑拿了几份报纸过来。
梁主任很兴奋:“瞧瞧,达先生的这篇真的很不错!当然,另一篇也是很不错的。”
其实,要说兴奋地话,我比谁都兴奋!虽然我不知道我的两篇小文章究竟是那一篇发了,但我心里都是十分高兴和激动的。
这可是我的第一篇处女作啊!
秦编辑把报纸递过来说:“先发的是这篇,另一篇下周刊发。”
我接过报纸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侠女范儿》!这确实出乎了我的意料。我原以为第一篇刊发的会是《旅途结义》呢。
拿着刊有自己作品的报纸,看着自己的作品变成了铅字,闻着淡淡的油墨香味,我兴奋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梁主任说:“小秦,你把开专栏的思路给邓作家和达先生说说。”
秦编辑笑笑说:“开设这个专栏的目的和意义,梁主任已经讲了,我就不多说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稿源不足,很多打工者关注我们的栏目,也有不少人投稿,但他们很有生活,却因为文化程度等原因,稿子写的很差。”
邓妍婷说:“这很正常,毕竟人家都是打工者,而并非写作者。”
秦编辑说:“是的。但是我们看了达先生的这两篇文章,觉得他既有丰富的生活,又有深厚的写作功底,描写简介而细腻,叙述清晰而不赘,以小见大,平凡中见真情,很适合我们的专栏。所以,我就跟梁主任提议,想让达先生开个专栏,专门给我们这个栏目供稿。不知道达先生有没有这个兴趣?”
“有,肯定有兴趣。不然的话,我也不会带他来。”邓妍婷抢先替我表态。
秦编辑很开心:“那太好了。我们是这样计划的,这个专栏暂时先按三个月计划,我们是周报,每个月需要四篇稿子,也就是说,三个月需要十二篇稿子,达先生觉得有问题吗?”
邓妍婷再次抢先替我表态:“没问题,以他的水平,别说是十二篇,就算二十四篇也不成问题。”
我跟着表态说:“每周一篇应该没问题。”
梁主任说:“太好了,那就先按三个月计划吧,到时候看情况再考虑是否延长。不过我得声明呀,我们报社的稿费不算高,不像人家大报社财大气粗,但也不算太低,一般的来稿是千字一百块钱,特约稿两百块钱。达先生的专栏按照特约稿计算,每篇千字左右,都按两百块钱计算。达先生你看如何?”
我说:“没问题,谢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机会。”
梁主任说:“好合作愉快!那我们就出去吃饭吧,我请客!”
秦编辑说:“这个事情确定了,解决了我的大问题,还是我来请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