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有了蝗灾的苗头,布政司总理民政、田土等,沈理又是负责过赈灾,故而此番实是离不了。
沈理只好让谢氏在长子沈林陪同下回京。
此番回来,谢氏宛如变了个人一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富态了些,整个人都显得柔和起来,言行举止都少了那咄咄之态,同徐氏似格外亲近了几分,待沈家族人女眷也颇为亲切。
连何氏都忍不住背地里同徐氏嘀咕:“这是谢阁老致仕了,真真不一样了。”
从前何氏因是除了族的庶子媳妇,被徐氏认作干女儿得栖身之所,在谢氏面前很是受了些白眼和冷言。
这次谢氏回来竟然和蔼的笑问她小楠哥多大了、读了什么书云云,还送了一套文房四宝和些个山东特产吃食给小楠哥,真是让何氏惊讶不已。
徐氏只笑着拍了她一下,叹道:“她有她的难处,你莫要苛求。”
五房去年年底除了孝,沈瑞因要备考春闱,未能回去参加鸿大老爷的除服礼,深以为憾。
这次五房只族长沈琦要主持族中事务不能前来,鸿大太太郭氏带着小女儿福姐儿,并沈瑛一家、沈全一家一起上京来。
除了参加沈瑞婚礼外,沈瑛也是为自己谋求起复。
虽然去岁就出孝了,但一则时近年底,再则也是因今年乃京察之年,等上一等兴许就有更好的缺儿出来。
沈瑛要起复,沈瑞如今也入了翰林院,沈家在京中气象又有不同,此番便有更多族人跟了上来,拟在京中寻个差事,为沈瑛兄弟帮手。
与沈家人同来的,还有6家6三郎,以及6家族长的嫡长子6岚,可见6家的重视程度。
此外,同行中竟还有松江知府董齐河的一位姓傅的幕僚。
这位与沈瑛一样,也不单是要来参加婚礼拉近与沈家关系的,同样也是为了为东翁的官职奔走。
董齐河今年也是三年任满,以他的资历和政绩,想升职是不太可能的,平调也没有比松江府这富庶之地更好的地方了,因此他此番叫人进京活动,谋求个连任。
尤其是去岁他已请旨建了船厂,这架子刚搭起来,他要是被调走了,岂不为他人作嫁衣裳,若能连任,这政绩便稳稳落在手里,再加上六年知府的履历也足够他再升上一级了。
以他看来,他与沈家关系融洽,且看沈家对船厂的在乎程度,定然肯帮他一把。
就在他们一行快进京时,忽然传来消息,杨廷和升为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办事。
这位幕僚傅先生便立时下船去采买了东西,将礼物加厚了一倍。
这也不是傅先生头回办这样的事儿,上次也是往京里送年礼,知道了王华入阁,董齐河也是让临时加厚了礼物。傅先生深知东翁脾性,而且,如今沈家身后可是站了两位阁老了,自然不能与先前相比。
既是同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