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军造署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那劣子想干什么?

魏天子沉思着。

说实话,有时为了某些需要,新设一个司署。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不需要了再将其给关了呗。

但这个模式,并不适合用在冶造局。

以魏天子对儿子赵弘润的了解,今日在冶造局辖下新设一个什么什么分署容易。到时候再想将其给关了,恐怕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很显然,他儿子是有企图插手兵器打造这件事,因此才会叫王甫上书,日后想再关掉这个司署。谈何容易?

不过,大魏军式器械量造署这个名字,让魏天子难免对其有些上心。

军式……量造……量造?

魏天子不由得想到了前一阵子冶造局鼓捣出来的,那种量产蜡烛的模具,只不过十座大型模具,若一天十二个时辰无休止出产蜡烛的产量,竟然几乎要挤垮国内那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蜡烛工坊。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难道兵器、铁甲也可像那些蜡烛一样,大规模地量产?

想到这里,魏天子不禁有些心动。

要知道。魏国以往将常驻军维持在八万左右,不像楚国似的动辄数十万大军,除了兵源的问题外,更主要的还是被军备所限制,毕竟武器、铠甲会磨损、耗损,也要更新换代,不可能叫一名士卒使用一柄武器到死。

倒不是说兵铸局的军备量产不足,准确地说,应该是局部时间内的产量不足。

打个比方说,驻军六营的军备每两年一更替。可事实上,兵铸局只有一年在锻造武器装备,另外一年,则是在储备熟铁的库存。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不叫兵铸局不间断地铸造武器装备呢,如此,军备的产量不是可以翻倍么?

但事实上这个行不通。

毕竟兵铸局所打造的,是驻军六营的军备,是武装大魏最精锐的军队所用的武器装备,这就意味着。这些武器装备必须是大魏目前最优质的。

倘若前一年兵铸局打造出来一批武器装备,结果第二年冶造局突然又改良出了更锋利、更坚固的武器,这岂不意味兵铸局前一年的投入全部白费了?

驻军六营,谁不愿意拿更领先的武器装备?谁愿意去领那些被淘汰的?

虽说冶造局已经好几年未曾对目前的武器做出改进了,但这条规矩却未曾打破,毕竟谁也说不好冶造局会不会突然就拿出更先进的武器来。

正是这个原因,让兵铸局前一年闲的要死,可第二年却忙地几乎要发疯。

可如今量造这个字眼,让魏天子意识到冶造局可能又有了什么进展。

不可否认这是一件好事,毕竟有时候爆发性的短期产量更加重要,比如前线爆发大规模的战争,需要紧急招募大量的新军时,这一项尤其重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