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万世之基【二合一】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起该国的不满呢?

虽然目前的魏国毫不畏惧其他国家,但也没有必要白白竖敌对不对?

因此陶洪认为,既然金条跟金砖作用小而隐患大,不若废弃,让「纸契」来代替——他甚至觉得,纸契比看得见的钱币方便地多,除了必须跑几趟金部的衙门。

想了想,赵弘润最后还是来到了垂拱殿,与内朝诸大臣一起探讨这件事。

不能否认,赵润与朝廷诸大臣的想法是好的,但想法好,有时候未必就适用。

就像陶洪所说的,就算朝廷推行了金砖这种专门大宗交易而设的货币,可谁会傻乎乎地背着几块金砖去交易啊?毕竟那可是有菱有角、并且非常沉重的金砖。

倘若是一般人的言论,内朝诸大臣或许还不会过于当真,可那陶洪,那可也是名声响彻他魏国的定陶县巨商,这位白手起家的商人给出的建议,当然值得采信。

难道真的不适合?

内朝诸大臣们不禁犹豫起来。

“还是再看看罢,倘若果真不合适,就撤下来。”赵弘润一锤定音地说道。

内朝诸大臣纷纷点头。

虽然陶洪的建议确实让他们产生了几许怀疑,但国家政令,却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反对就撤回对不对?诸朝臣们决定观望一阵子,倘若日后证明金条、金砖确实不适合流通,那么再将其撤下来。

至于陶洪其他几条建议,诸内朝大臣们倒是觉得非常有道理。

比如说,朝廷应徐徐回收散落在民间的私金,免得被有心人收集起来私铸参杂了其他金石的金条或金砖,并且,需严格把关外来金银的流入——主要是看看成色,以免有他国的人以次充好,损害魏国的利益。

对于这些政令的补充,赵弘润将其交给了前户部尚书李粱,由李粱来拟定。

而他自己,则在考虑一件比「货币」更重要的事,那就是针对所有魏人的启蒙教育,即让他们识字。

他觉得,国民教育能够大大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

但是当他在垂拱殿提出这个建议时,却意外地没有任何人响应他。

仔细一看,原来内朝的诸大臣们,他们已经惊呆了。

让所有国人都能习文认字?

不分贵贱?

诸内朝大臣你看看我、我瞧瞧你,面面相觑。

毕竟这可是从古至今都从未有过的事。

一来,针对全国的文化普及,需投入无法想象的钱财;二来,这将严重影响到王族、公族、士族。

当然,这个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正面的在于,平民阶层在得到读书习文的权益后,必然会有一大批人投身仕途,壮大士族当中的新贵族、新官僚——这着眼于整个士族来说,几乎是没有影响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