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可循的,还是有他们一定的道理,其实就连李奇也没有十成的把握,这应奉局从此就作古了,只要宋徽宗在,那么应奉局就有死灰复燃的机会,但是,李奇此时真的不能想太远,他要趁着现在把事情做好。
除了宋徽宗以外,最大的受害者自然就是王黼了。
对于王黼而言,这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工作刚刚丢了,如今就连聚宝盆也被人砸碎了,气得他是当场就晕厥过去了。
他原本以为,即便自己的致仕了,但是只要应奉局在,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因为应奉局完全是为了皇上个人服务,拍马屁的最佳法宝,而且应奉局上下又全是他的亲信,任谁也插不进去,他虽在家中,还是能够运筹帷幄。
这下可好了,蔡京也不打你什么应奉局的主意,男人嘛,做事就得干脆一点,直接废了得了,甭想太多,想太多只会后患穷,这下倒要看你还怎么东山再起。
当然,蔡京自己的利益也受到了一些损害,毕竟苏州应奉局跟他有莫大的关系,但是在他的名垂千古计划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不过,由于王黼跟后宫也有莫大的关系,故此此举对于后宫某些人的损害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如今蔡京、李奇、太子的风头正劲,她们唯有选择避其锋芒,不敢在皇上面前乱言。
大宋时代周刊也专门为了这事做了一个特辑,其中内容疑是歌颂宋徽宗、蔡京的英明决断,从侧面贬的王黼和应奉局给百姓带来的伤害。
这就跟当初蔡京致仕的情况一样,那时候王黼也是将蔡京往死里贬,恨不得把蔡京说成妖魔的化身,这也让王黼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封号“贤相”。
蔡京只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过他这次有李奇相助,宣传力度远胜王黼。
由于前面的太师学院就已经开始转变蔡京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再加上这一次李奇完美的包装,蔡京的形象得到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百姓十分拥戴他,大街小巷都在谈论他,这也让蔡京尝到了甜头,对于自己的计划加是坚定不移了。
在同一时间,李奇的经济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撇开王黼这个最大的阻碍,朝廷彻彻底底与李奇站在同一条线上,李奇也终于开始发力了,首先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裁减冗官,最先拿来开刀的就是御前那些使唤官,以及曾在应奉局就职的官员。
这应奉局一废除,那些官员本就不知何去何从,而且应奉局本就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大大小小的官吏是数不胜数,而且遍布全国,给朝廷带来的很沉重的负担,正好拿来杀鸡儆猴。
可怜的王黼,在朝中所剩唯一的力量,也被斩草除根了。
说来也巧,这些曾经隶属应奉局的官员个个都是肥差,经过这些年,每个人都捞了不少,即便被裁掉,那也不至于上街讨饭,但是他们又不像高俅那些大地主,躺着都能吃上十辈子,于是乎,都不要李奇忽悠,自个就乖乖投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