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很多人都这么想,这样认为,对小媳妇来说,特别过瘾,这样的人看起来是良家妇女,心里头却还有一片天地,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心里还有人啊!
大家都议论纷纷,县令当然也不能违背大家的意思,就按照猜测将王平的妻子抓起来审讯。
王平之妻只是哭泣,不知道怎样辩解。
县令不耐烦,就严刑拷打,免得长久不结案,影响自己的名声。再就是,这个案子最合理的解释就是,王平之妻为了掩人耳目,故意装作很孝顺婆婆的意思,这个在当下很少见的,因为大部分媳妇不是真心对婆婆好,如果好,也是表面上的,是假的,因为惧怕丈夫,依赖自己的丈夫,离不开自己的丈夫,就要想办法讨好丈夫。
讨好丈夫的最好办法就是替丈夫向公婆尽孝,只有这样,才有更多机会可以用来表现爱心,让自己的丈夫放心,对自己更有爱心。
王平之妻做的太好,激起了公愤,没必要做这么好!这一下可好,做出人命来了!真是活该!这是过分尽孝的差不多守活寡的女人,让很多人不服,因为很多人都不愿意对婆婆真心好,大概都是应付,因为王平的妻子对婆婆真心好,也让很多假心假意对婆婆好的人情何以堪?为了让大家的心都好受一点,就只有将特别优秀的尽孝典范抹去,才能让别人更尊重。
这个头必须砍掉,才让大家都舒服,因为王平之妻让很多媳妇不舒服了。县令为了完成这个让大家都舒服的任务,就必须要找一个替罪羊,哪怕王平之妻的确很冤枉,也要让她当冤死鬼,要完成这个案子,就要先找证据,证据是可以找出来的,只要愿意,按照设计好的路子走就行了。
这样,按照县令是设想,就是王平常年在外经商,没办法尽到丈夫的义务,交不了作业,他妻子心里渐渐冷了,当有一个异性对她表示不反对,或者稍微有一点点好感,就会就范,结果,王平之妻半推半就之间就给王平戴了像树叶那样颜色的帽子。
结果,王平回来,风闻了这件事,就责难他妻子,他妻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让王平彻底闭嘴,让他吃了毒药,结果王平就归了西。
这个说法貌似有理,但是要找到证人才行。如果有奸情,必须要有奸夫和荡妇。有荡妇就要有奸夫,二者结合才能做成坏事,也就是男女苟且之事,为正人君子所不齿。
不这样做设计,就于理不通,很麻烦,也就是说不会有更大的问题。
县令让王平之妻说出奸夫是谁,她怎么知道?县令见她不说,马上开始动刑审问。
很快王平之妻就受不了了,被迫编造出了一个男人的名字,那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平的老表。
王平之妻很少很男人打交道,王平的老表还是她比较熟悉的男人,被刑讯问案情,不得已只有找他了。
县令如获至宝,立马派人前往捉拿王平的老表。王平的老表死都不承认,说根本没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