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怎么样?你丈夫是否有所好转?”
“不,总不见好。”女人说。
“那怎么办?”
“只有慢慢调养了。”
“怎样调养?”县令问。
“郎中开了一些补药,草药,还有其他壮阳滋补之物。”女人说。
“有没有其他成分?”
“有,就是一些支持举起有力的药物,严格来说,是养生之物。在其他方面,补比治要强得多。”
县令听了,觉得不靠谱。于是问:“你的丈夫有没有变化,能否人事?”
“仍不能。”
“那后来怎样了?”县令问。
“后来他越发严重,完全没用,反而萎缩,他自己都痛苦惭愧的要死。”
“是否继续用补药?”
“没用。”
“那用什么?”
“郎中又开了真正的草药,不是补药。里面需要加点砒霜才行。”
县令一听,顿时警觉起来,砒霜是致命的,如果添加不当,足以夺去人的性命。
“这药是谁去抓的?”
“是丈夫的叔叔去抓的。民女是女流之辈,不太方便,不能抛头露面,叔叔去倒无障碍。”
“谁来煎药?”
“抓回来的药,自然是民女来熬了。”
“熬到什么时候?”
那女人一听,顿时像是被电打了一下,颤抖了,吓得眼睛圆睁。
“老爷,老爷,熬药时民女不知道熬到什么时候,是叔叔在帮忙。”
“你们在一起熬药吗?”
“是的。老爷!”
“你们只是单纯地熬药吗?”县令问道。
他看出那女人长相秀美,脸蛋如蜜桃,一掐出水。身段也婀娜,苗条顺畅。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想法,特别是多年未娶的正常男子。
“老爷,我们是的,熬药就熬药,不做其他的事。”
因为没证据,县令也不好追问下去。
“你说说看,后来你丈夫怎么好了?”县令问。
“喝了纯粹的中草药之后,他逐渐康复。叔叔很高说兴。就让他出去做生意。他也很愿意出门。”那女人说。
“你叔叔出门吗?”
“他不出门。”
“你希望他出门吗?”
“他的年纪多大了?你为什么不希望他出门?”县令问道。
“他年纪有四十多,但他不是很强壮,出门有些困难,民女为了尽孝,难道不想让他待在家乡吗?”
“他和你的年纪相差多少?”
“谁?”
“你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