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
至于国际上,已经吵翻了天了。
什么样的声音都有,但国内暂时还没有理会这些,毕竟就国内的产能,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就不错了。
还有就是对撞楼负一层的超级计算机。
这款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学院和申城微电子合作研制的,其软件部分由计算机学院主导,硬件由申城微电子主导。
最为特殊的是,这款超级计算机将采用申城微电子量产不久的0.5纳米制程工艺的光电芯片。
是的!
半个月前,也就是一月一号元旦那天,申城微电子开始量产0.5纳米制程工艺的光电芯片。
量产的光电芯片经过测试发现,同等规格下,光电芯片的算力是经典芯片的十倍,且耗电量只有三分之一。
不过申城微电子量产0.5纳米制程工艺的光电芯片的信息目前是保密的。
其生产的光电芯片除了用在这台超级计算机以外,其他的全部使用在了ss-防御系统上。
话说回来,玄武计划的进展非常的快。
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全国三千个ss-防御系统的子系统的地基、供电等基础设施已经完成了建设。
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生产着死光发射器和探测器等设备。
就他知道的,三千个ss-防御系统子系统中,已经完工装备了三百个子系统。
其中四维光学定位技术系统已经做过了测试,那效果和在陵州光电研究所一样,一定范围内,蚊子都能给你找出来,至于死光还没有机会尝试。
玄武计划的进展之所以这么快,不计代价是一方面的原因,关键的是飞米级镜片供应量给力。
那些改造的同步辐射装置不说,上岭光学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十几座同步辐射装置的建造,就这一下,飞米级镜片供应量一下就上来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他长期关注的,那就是十公里小行星和一百五十公里小行星相撞的事。
通过国家天文馆不断的通报得知,这几个月来,两颗小行星的轨道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
如同开始计算的一样,两颗小行星将会在大年三十晚上在离地球三百万公里的地方相撞。
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美洲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相继发射了探测器去改变这两颗小行星的轨道。
不幸的是都失败了。
根据可靠消息,美洲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都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在他看来,要是出现最坏的情况,那些计划起的作用不会太大。
现在,两颗小行星要相撞的真相对平民老百姓是封锁了。
网络上会时不时的跳出这样的消息,但几乎没有人相信。
苏哲到不怎么担心,因为就算两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