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两人手机几乎同时响了起来。
苏哲接到的是校长徐正平的来电。
范晓明接到的是他的博士导师王修齐的来电。
通话结束后坐回巡逻车后,两人相视一笑。
“徐校长说三天后,也就是十九号举办毕业论文答辩。”苏哲笑着说。
“我的博士毕业答辩是十八号。”范晓明有些小兴奋。
“校长还说了,毕业答辩结束立马发毕业证书和聘书,直接评为一级教授,还要求我来年带十名研究生。”苏哲微笑着。
“你同意呢?”范晓明问。
“恩!同意了。”苏哲点头,“你呢?你老板怎么和你说的?”
“和你的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给我评的是二级教授。”范晓明微笑着,“九天研究中心在这了,学校好像怕我们跑了似的,聘书和毕业证一起发。”
“不怕才怪了!”苏哲说道。
“我十八号毕业答辩,你十九号,那我们可以参加二十一号的西北电子科技大学逐光工程实验站建成仪式,二十二号的玄武计划太空探测器的发射,再参加二十四号、二十五号、二十六号三天的学校组织的参观塔木戈壁的建设,回到学校后,你参加二十九号、三十号的期末考试,接着我们参加二月一号申城微电子光电芯片发布会,最后我们就可以回家过年了。”范晓明慢悠悠的说着。
“这一会儿你就安排好了!”苏哲有些意外,“对了!我们研究中心春节放假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春节七天,不过暑假期间工作量减半,且不考勤,大家可以回家远程办公。”范晓明解释。
“可以!这样安排好。”苏哲肯定的说。
“那我接下来的安排你怎么看,要不要和我一起?”范晓明问。
“一起吧!我就当旅游了。”苏哲想了想说。
这段时间他高强度用脑,也应该休息一段时间了,让大脑缓一缓,至少不能高强度用脑。
……
第二天,对撞楼三层的一间大教室。
苏哲、范晓明等一些人安静的看九天文化为春节准备的两部电影。
大教室中左右一百多号人,大家认真看的同时还拿着笔在小本子上记着什么。
大家不是为了单纯的看电影,要对电影做出评测。
这些评测是不记名的,九天文化会根据这些评测对电影做出修改。
上午看的是《比邻星》,下午看的是《木卫二的海洋》。
这两部电影的时长都是两个半小时,《比邻星》的大背景是比邻星恒星系,其主角是一颗八公里大小的小行星。
这颗小行星一开始处在比邻星恒星系的最外围。
一次意外,这颗小行星和一颗彗星撞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