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疏都看了一遍。
看完后,他决定先冷处理这件事。
因为既然这件事有闹大的嫌疑,李自成肯定不会坐以待毙。
果然,一天后,崇祯就收到了来自李自成的奏疏。
里面就把事情经过全部写的一清二楚。
里面着重强调了李自成带人搜查了吴志春的家,找到了大量的证据。
甚至还发现了贿赂的名单。
好家伙,看来这些人贿赂官员都喜欢收藏名单啊。
也是,有钱人家,每花出去一笔钱,那都是要记账的。
没有记账的习惯,如何做到家大业大?
既然李自成手里都有证据了,那这事简单啊。
宣李自成进京。
崇祯立刻发了一道诏命,让李自成火速进京。
此诏命一出,京城里就有不少人兴奋起来了。
李自成进京,他还能有活路?
既然召李自成进京,干脆将李岩也召回来。
说办就办,又给李岩发了一份。
到下午的时候,突然又多了一些弹劾李自成的奏疏。
崇祯又翻阅了一下,咦?居然有山东的官员?
这山东的官员和陕西八竿子打不着,跑来弹劾李自成搞毛线啊!
吴志春死在八月份,估计事情在西安府冷处理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崇祯不得而知。
有可能是名单上的人找李自成私下谈过,但估计是谈不拢。
李小哥摆明了态度:我要弄死在座的各位。
于是这事拖到十一月才送到北京来。
而此时此刻收到山东的奏疏,这特么的就不正常了!
嘿,你别说,还有山西的奏疏。
这不正常!
崇祯先将这些奏疏压下来,留中处理。
他将骆养性传召到乾清宫来,说道:“孔府那边有什么动静?”
“回禀陛下,今日早上刚送过来的情报,说是前一段时间,有一名叫王长喜的商人,出入孔府颇为频繁,一共进了二十次,这王长喜是陕西长安县人。”
“长安县人,你们确定?”
“确定,我们派人假装商人去找他聊过。”
“他到孔府做什么?”
“说是谈生意。”
衍圣公还做生意?
这不是扯淡吗!
“他去了多久了?”
“我们是九月发现他的,一直在密切跟踪。”
“此人现在还在曲阜吗?”
“还在。”
“去把此人抓回来,扔到昭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