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就用衍圣公的人头为新政铺路吧

作者:唐晓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安插武装,来暴力催收的吗?

没错,不过那是政策,政策颁布了,要执行到位,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

总有一个过程在里面。

其实现在张晨已经颁布了不少新政了。

执行最广泛的还只有新农政而已,算是全国在推,至于是否全国都执行到位了,还不一定。

而其他的新政,例如票号,例如新村镇官,例如新学,还有新军政,都仅仅局限在顺天府一带而已。

唯一稍微推行的广一点的是新商业。

乾元堂在北京、南京、苏州、开封、太原和济南都有开设分店了。

这些分店的供货商都是北京制造局。

这两年,北京制造局在除北京之外的五个地方开设了制造坊。

主要生产香皂、香水、卫生纸、牙膏等商品。

不要小瞧了这些轻工业商品,一旦产能提升起来,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例如顺天府其他县,就有不少有钱人做马车赶路百里到北京城购买香皂,一买就买100块,甚至几百块。

没错,他们就是经销商。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北京挖人,挖那些会制造香皂、香水、卫生纸、牙膏的手工艺人。

挖走后,自己在地方上搭建起小作坊来赚钱。

由于后端原材料开采速度极具提升,北京制造局产能也随之提升,这些生活用品的价格进一步下降。

现在北京至少有一半的人平时用香皂。

一半是多少人?

差不多80万人。

而这80万人中,有大概60万人选择购买乾元堂的商品。

假设三个月买一次,一年买4块,每块香皂100文钱,60万人一年买240万块香皂。

流水就能达到2.4亿文,相当于24万两。

卫生纸和牙膏这种比香皂更加高频的商品,流水就更大了。

这两样商品的流水,在崇祯五年的北京,分别达到了50万两和70万两。

香水的受众小一些,流水在10万两。

总流水154万两。

这种商品目前的净利润占比高达40%,相当于赚了近62万两。

这只是北京哦。

其他五个地方,加起来赚了100万两。

乾元堂在崇祯五年的总净利润是162万两。

这和崇祯把南直隶抄了得到1亿多两比起来,是不是九牛一毛?

但是,这对崇祯来说,比抄了南直隶更赚钱!

更赚钱?

这特么相差这么多,怎么就更赚钱了?

还是那句话,抄家是一锤子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