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不打废你们朕都对不起这么好的机会

作者:唐晓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周延儒主要总结了这四大点。

这四大点,没一点其实都掀起了惊涛骇浪,所以现在北京朝堂上天天在争吵。

周延儒补充说道:“陛下,现在大臣们吵的最厉害的是对大同镇运输粮草一事。”

“运粮一事有什么好吵的,这件事不是让孙承宗在运筹吗?”

周延儒顿了一下,说道:“陛下,调粮命令发到湖广省,户部湖广省清吏司的主事张鹏春上奏疏说,武昌府的粮食调运出不了武昌府,荆州府的粮食也运不出来,现在大臣们争论的是对亲王态度一事。”

崇祯立刻明白过来了。

明朝有一句谚语:湖广熟天下足。

湖广是粮食最多的地方,现在大同镇需要大批粮食,孙承宗肯定会想办法从湖广调拨。

而楚王谋反,地方上的利益派自然是想办法卡粮食了。

崇祯不动声色说道:“其他地方的粮食呢?”

周延儒说道:“南直隶的粮食可以调动,山东省、北直隶、山西省和河南省的粮食都可以调动。”

“那就率先调动这些省的粮食。”

“臣也是这么认为的,孙大人也是这样在做,只是这些省的粮食,可能后续不够,能从南方各省调是最好的,尤其是湖广省。”

周延儒说的有道理,虽然南直隶也有不少粮食,但是南直隶里大同镇更远,运输消耗更大。

而北方那几个省,虽然近,消耗相对少,但是毕竟粮食储存量不是很多,如果过分抽调,很容易引起地方粮价暴涨。

而且这里面有一个社会学问题。

朝廷向各地征调粮食,肯定是给每一个地方恒定的指标的。

那地方上层阶级现在会不会借此机会收刮、压榨民脂民膏呢?

可能明明地方粮仓里有粮食,但有些官员就趁机发国难财。

有!肯定有!

有些人,办事不行,贪污起来,那是见缝插针!

所以,调粮给大同镇这件事,本身里面就有很多难点。

至少在火车出现之前,真的很难。

崇祯正在如此想着,周延儒继续说道:“还有一事。”

“何事?”

“太原府推官刘德全上奏疏说,代州一带,官员不从粮仓调粮,反而压榨百姓,以大同府有难为由,向百姓强行征集粮食,百姓家中也无多少粮食可征用,引得天怒人怨。”

崇祯顿时暴脾气就来了,心中明知道可能有人会这么干,但等听完之后,还是忍不住发飙。

“去!让李自成派人过去查,只要属实,就地处决,传首两京十三省!现在就去!”

肯定不止代州一个地方,还有很多地方在这么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