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北京格物院的成果

作者:唐晓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建筑风格很古朴,造反的唐风,大气雄浑。

每晚结束后,洗浴睡觉,第二日便精神抖擞,处理政务起来大脑也会非常清醒。

六月十三日一大早,崇祯就悄悄跑到了国立北京大学。

格物院在北京大学内部,一座独立的楼栋。

给了王徵这么长时间,蒸汽的原理应该研究得差不多了吧。

今天崇祯来这里,就是为了这件事。

并且他还送来了两份文档,一份是后膛枪的原理,另一份是纸包弹的原理。

一大早,格物院所有人都在大堂恭候。

等皇帝来后,大家连忙行礼:“臣等参见陛下,圣安。”

崇祯心情很好,他说道:“诸位不必多礼。”

崇祯看着徐光启,说道:“徐爱卿,最近身体可还好?”

徐光启说道:“承蒙陛下垂怜,老臣一切都好。”

“好!身体好就好!”如果张晨没有记错,徐光启在正统历史上,病逝于崇祯六年,也就是今年的十月。

不过,由于专业程度受限,他写的比较模糊。

拿这些模糊的理论知识,给毕懋康和孙元化去瞅瞅,再给他们时间自己琢磨,后膛枪的研发问题应该不大。

“谢陛下。”

想来是穿越者在穿越过来后,引发了蝴蝶效应,许许多多事情都改变了。

在徐光启的引导下,众人往里面走。

皇帝被大家簇拥着,这些人,可都是当今大明朝顶尖的科技人才。

死后葬于法华汇,为了纪念徐光启,上海将法华汇更名为徐家汇。

徐家汇就是这么来的。

而眼下,看徐光启精神抖擞,却不像是有大病的。

崇祯一边走一边说道:“孙元化。”

“臣在。”

“第二代的红夷大炮研制得如何了?”

格物院为什么要设置在国立北京大学里面?

就是借着国立北京大学,挖掘民间更多有天赋的科技人才。

人才从来都是来自民间,人才不是贵族的专属。

众人一听,顿时喜上心头。

现在的预算申报流程都是走毕自严,毕自严统管所有财政。

大明朝各个部门如此之多,而且皇帝陛下的新政还增添了各个衙门,流程难免会漫长。

“回禀陛下,臣上个月还做了几次尝试,射程可以增加到8里以外,不过对火药量和铁材质的要求会更高,所需要的花费会更高。”

崇祯停顿了一下,看着他说道:“你尽管把东西给朕做出来,把需要的铁质和火药量全部标出来,有困难就让冶铁厂想办法。”

说完,他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