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皇太极的反击之策

作者:唐晓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战事扩大,就能再度引起明廷朝堂的纷争,狗皇帝的钱袋子里没那么多钱!”

多尔衮却说道:“现在打袁崇焕不划算,那厮躲在城里不出来,我们若是再陷入辽西之战,于我们也不利,不如再打一次朝鲜,充实我们自己的实力,将目前大汗的新政顺利过渡过去,稳定内部局面再做商议。”

多尔衮说的也不无道理。

皇太极正在颁布各项新政改革,效仿汉人建立官僚体系,想要削弱旗主们的权力,将税收、动员机制全部掌握在这里手里来。

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以前,一旦打仗,八旗各部领主自己动员人马,既然自己动员,那那些人自然是听命各部旗主,旗主权力非常大。

现在呢?

若再引发战争,动员令必须出自皇太极,这就保证了募兵权掌握在手中。

并且,还效仿汉人,在地方上建立完善的官僚,例如知县。

皇太极非常重视两大块:

一、农耕。

他自己就曾经说过:专勤南亩,以重本务。

努尔哈赤时代,汉人都是奴隶。

皇太极这几年为了缓和矛盾,规定八旗不能随意抢掠汉人的财产。

稳定农耕肯定就是稳定税收和基础民生,是壮大实力的基础。

二、招募汉人入伍。

建立汉人八旗、蒙古八旗,扩充兵力。

这些新政无疑都是在缓和矛盾,并且打稳基础盘。

这些新政实施在即,现在打袁崇焕,无疑会对财政和军事造成巨大的压力。

袁崇焕是个你怎么骂我,我都不出兵的人,我就一步步修城,你奈我何?

所以啊,正统历史上,皇太极其实大部分时间没有碰关宁锦防线,不是打朝鲜就是打蒙古。

皇太极又想了一会儿,说道:“做两手准备。”

“一、出兵辽西,不用真的打,就围着袁崇焕,给明廷施压,不用我们出手,明廷内部就会争论不休,他们自己会想各种办法来打我们。只要他们做的越多,就错的越多。我们静观其变,找准时机!”

“二、找个理由出兵朝鲜,让朝鲜国主给粮食,充实我们,为接下来出兵漠南草原做准备!”

众人道:“大汗英明!”

“这次打朝鲜,就让济尔哈朗去,多尔衮你待在沈阳,协助本汗做讨伐蒙古的准备!”

“嗻!”

这时,鳌拜来了。

“奴才参见大汗!”

“鳌拜,本汗给你2万人马去打袁崇焕,不必真的打,给袁崇焕施压!”

“嗻!奴才都明白!”

若是搁在以前,皇太极还真的没法如此随心所欲安排,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