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最重要的一句:诸位都是朕的学生。
记者们必然对这句话做最闪亮的解读:北京大学的学生都是天子门生!
仅仅这句话,以后北京大学的门槛恐怕要被踏破。
大明朝人才有的是,只不过过去的社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不需要那么多人才,制度将阶级固化住。
但现在不同了,第一批北京大学的卒业生卒业后,他们的去向,无数人都看在眼里。
一旦他们能够得到好的待遇,会有无数人挤破脑袋想进来,不分贵贱。
“在你们离开学校之前,朕有一些话,想跟你们说说,跟你们说说话,谈谈心。”
听到这话,所有学生都动容了。
这话一下子将严肃的气氛融化掉,大家都感觉到了亲切。
“诸位心中一定都很疑惑,朕当初为何要修建一所国立北京大学,不是已经有国子监了吗?”
“有哪位能回答朕这个问题?”
皇帝问了一句,现场十分安静。
过了一小会儿,一个人说道:“陛下设立北京大学,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
无数目光汇聚到那个人身上,那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
他就是顺天府大兴县辛店村的村官徐正清,当初国子监和他发生矛盾,在街上殴打他,震惊朝野。
今年,他正式从北京大学卒业。
崇祯笑道:“还有哪位说说?”
“陛下设立北京大学是为了修建更多的水泥路。”说话的是工学院的张远山。
皇帝脸上依然挂着和善的笑容:“今日诸位可以畅所欲言,朕就是来跟诸位谈谈心,说说话。”
“陛下设立北京大学,是为了重新研读过去的历史,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来规范我朝。”说话的是史学院的学生刘铭。
“陛下设立北京大学,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商业,就像北京城里的乾元堂那样,那些都是老百姓日常使用的。”这一次,说话的是商学院的学生顾讯。
崇祯说道:“你们说的都对!朕设立北京军事学院,是为了强军,朕设立北京大学,是为了富国强民!”
现场气氛立刻高昂起来,大家显然都激动起来,被皇帝的声音所感染。
众人高呼道:“吾皇圣明!吾皇万岁!”
声音一浪接一浪,由礼堂,传遍整个毕竟大学。
崇祯抬起手,压了压,声音才慢慢缓下来,又慢慢安静下来,最后再次变得鸦雀无声。
“你们有谁知道观音土?”
现场鸦雀无声,大家眼中突然都露出迷茫。
他们不明白皇帝陛下为何突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