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开封之战

作者:唐晓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采取了一边行军一边募兵的方式。

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中原大地上,一大群人跟着另外一大群人跑,然后快速加入那一大群人。

襄王的队伍在快速壮大,从进入许昌后的三万人,到现在已经扩充到五万。

加入进来的,除了地痞流氓,还有无业游民和佃租过重的佃农。

等等,不是说襄王没有得人心的吗?

怎么老百姓都自愿加入进来了?

一、截止崇祯六年,许多地方新政依然没有完全落下来,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新政!

这足以证明在许多地级县,乡绅和官僚依然把控着舆论。

二、许多老百姓眼下面临的不是喜迎新政的问题,而是吃上一口饱饭的问题。

吃饱肚子,是生物最基本的需求,仅此而已。

三、老百姓还是以前那些老百姓,他们还没有被点燃,就还没有被唤醒。

许多人在翻史书的时候,认为兔子团结了老百姓,得到了天下。

便认为团结老百姓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需要振臂一呼就可以了,光头居然连这一点都不知道,活该丢了江山。

但史书上那些往往总结出来的精华背后,其实有非常多的社会学问题。

仅仅团结当时一盘散沙的老百姓这件事,绝对比登天还难!

如果能把这件事做好,简直是无敌。

老百姓的诉求是什么?

就像此时跟着襄王的这批人,他们的诉求很简单,给我饭吃,我跟你!

如果明天襄王不给他们饭吃了,他们就会去别处找饭吃。

甚至鞑清入关,能给他们饭吃,他们也愿意加入鞑清。

人,首先是动物,其次才是人。

历史上的朱由检在征三饷的时候:向民间加税吧,就当是找老百姓借,以后还。

光头:我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此时还要更重要的事,先让老百姓忍忍吧。

兔子: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第一位的!

所以啊,得民心是振臂高呼吗?

得民心是又当爹又当妈,得管饭,并且一直管饭,且让每一顿饭越来越多,如果再出现肉就更好。

此时的襄王,管了饭,但他只能管一时的饭。

规模越来越大的部队,也让襄王越来越膨胀。

他认为自己真的已经得到了民心。

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于是,他进一步认为,自己距离得天下不远了。

七月十四日,襄王终于挺进了开封府,此时的襄王麾下,已经聚集了十万之众,浩浩荡荡,一望无际。

有地痞流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