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招了,接下来就乖乖写招供书。
崇祯看完后,便回了紫禁城。
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就一个字:烂!
如果是三个字的话,就是:烂透了!
既然锦衣卫直接就能一顿毒打把口供逼问出来,为何还要交给三法司来审?
难道崇祯脑子有问题没事找事?
当然不是!
他就是要把这种事交给那些人审。
审得好,就是司法对外判刑,更有威慑力。
审不好,再锦衣卫来审,司法部门也给朕乖乖跪着!
实在太不像话了!
一个收黑钱的吏部郎中,居然还有这么多人保。
当天夜里,赵清和被提审到昭狱的消息就在北京城的官场上传开了。
有不少人都十分震惊,皇帝终于亲自审了。
不过他们也不害怕,已经准备好说辞了,甚至有人都提前把奏疏写好了。
第二天,早朝。
崇祯坐在上面,一言不发,就微笑地看着下面。
按理说,皇帝不说话,大臣们不敢先开口。
皇极殿内一片死静。
刑部郎中张猛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说。”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一致认为赵清和赵大人是无辜的,他是一位公正廉明、忠君爱国的忠臣,是受到小人的陷害。”
崇祯不说话,他面前的桌案上摆放着一大堆的奏疏。
他扫了一眼下面不少大臣。
有好一些人已经准备跃跃欲试了,看来大家都准备在今天发动一场猛烈的进攻。
他们真的只是在保赵清和吗?
怎么可能!
政治怎么可能如此简单。
政治背后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啊!
他们绝对不仅仅是在保赵清和这么简单,他们更是想通过赵清和案,表达对皇帝一口气杀十六个知县的不满。
这是一场大臣与皇帝的博弈。
他们如果赢了,以后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
现在曹于汴已经被搞得躲在家里不敢出来,朝中素来闻明的清流,如韩爌这些人,也集体失声了,显然是不想惹麻烦。
崇祯道:“朕不是已经说过了么,对刑部审理的结果,并不满意。”
张猛立刻道:“陛下切不可因私而坏了朝纲,否则纲常崩塌,社稷累卵啊!”
“张爱卿此话怎说?”
“陛下,三法司是朝廷法纪所在,公正严明,以体现天威浩荡,且不可因一时之喜恶,而颠倒了纲常和律法,否则人心不服,天下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