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石人背上刻字如下:十七年,天灾衍,太微移,紫薇暗,日月灭,闽皇生。
在独臂石人的剩下的右手手心上,有一个闽字!
很有意思。
这个独臂石人和历史上的独眼石人不一样,独臂石人,隐喻的是大明,是天子朱祁玉,左右双臂,则是指太子朱见济和福王朱见津。
但代表太子的左臂不见了!
只剩福王。
就是隐晦的告诉天下人,大明需要断臂,陛下需要换储。
而且就在景泰十七年!
这个年代的人大多迷信,独臂石人几乎是摆明了告诉山西老百姓,你们的旱灾,就是因为太子殿下的「失德」造成的。
当然,是不是真的失德老百姓不管。
他们只想有人来给灾情买单。
然而朝廷派来的钦差迟迟没有动作,仅靠山西承宣布政使司赈灾,力有未逮,虽然目前还没出现大面积饿死的人,但再这样下去,大家迟早死光。
怎么办?
肯定会反!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这封章折,彻底把奉天殿点燃。
大朝会上,礼部尚书姚夔出列,大声道:「陛下,天降石人,非是瑞兆,实乃天意暗示,还请陛下迅圣裁,以安山西民心。」
山西一反,四川那群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又会跟着反。
然后……
一旦山西乱了,漠北的毛里孩那边,肯定会趁机进犯边境,到时候稍有不慎,大明的国祚堪忧,搞不好就是一场山河大乱。
山西离京畿太近。
一旦山西造反,京畿这边必须派重兵去剿灭,那么镇北的兵力就得不到支援,如果镇北那边失守,草原铁骑南下,京畿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所以局势确实严峻。
工部尚书江渊出列,「臣附议!」
文官集团的各部门官员,纷纷出列附议。
倒是奇怪。
兵部的三巨头,尚书刘珝、侍郎何健和唐盛,竟然默不吱声,都督唐兴甚至站了出来,大声道:「此乃有人挑动太子殿下和福王殿下手足相残,微臣愿意帅军去山西平定这些乱臣贼子!」
刑部尚书王文出列,「臣反对!」
没说理由。
刑部尚书于谦出列,「臣之所见,太微入青宫,先平石亨,再镇方瑛,又宁福建,期间,白圭治湖广,再无苗乱,纵然太微移位,何至祸国之灾殃,我等岂可信此等无中生有的惑众妖言!」
东宫詹事府在朝中有任职的官员,纷纷出列,如户部郎中李霜、礼部员外郎赵春骄、内阁辅臣彭时、吏部员外郎朱彰、兵部郎中薛桧,这些人都是太子党,大声道:「臣等附议王尚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