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然后就开始打电话或者是去对方公司面谈,这次降多少之类的,没有具体的措施和后续的方案。
就连谈判的切入点和技巧也一问三不知,不光是袁课长,包括几个主要担当都是这样。
打个电话或者和对方聊两句,就等着对方回复,十二月十五日是回复的最后日期。
不管对方回复降多少,他们就直接上报批准,然后下半个月就是系统价格的录入,整个工作就算完成了。
疤脸对这种做法很是不理解,这种采购谈判,还要购买担当干什么。毫无技巧可言,完全就是应付差事,连大森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主要是,公司85%的采购金额都是在日资供货商那里,这部分供货商是水野和大森负责谈判。
还有全球统一采购部分,是由日本总部的在统一谈判,滨城分公司这边只等结果,进行录入即可。
但即便如此,疤脸也觉得,必须要让部下将这块工作重视起来,采购的业绩主要就从这种工作中出,机会也是藏在这个工作中的。
他的一贯做法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我们公司这类产品的购买总额是多少,以后的预测会是多少。
要谈的这个公司,占我们的比例是多少,如果你的价格没有优势,你会失去多少。
再就是,供货商每年的营业额是多少,我们的业务在他们那里的比例是多少,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在供货商中的地位。
另外一点就是,要知道对方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满足他,他愿意配合的力度有多大。
每个供货商现在的竞争者状况如何,潜在竞争者的情况怎么样。不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对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对他有多大震慑力。
总之,就是需要先知己知彼,然后再威逼利诱,但是山蒲这边,却没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有的担当连人家总共供多少个品种、总金额,心里都没数。等着对方回复来了,总结资料时才知道。对于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价格交涉,疤脸是无法忍受的。
他觉得,自己正是需要取信于领导的时候,于是一开始就和水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水野当然也知道这种状况,他一直觉得中国人的水平就这样,再加上大部分都是他和大森在谈,所以是被迫无奈的接受。
疤脸很郑重的告诉他,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国人也有水平很高的,只是没有人好好指导而已。
自己在村田时,每次降价都要做谈判预案的,切入点、技巧、方案这些东西都要准备好,才会与供货商谈。
水野最后决定,这次价格谈判国内厂家部分以疤脸为主导,如果时间允许所有能去的公司都要让疤脸去一次。
一是让他学习部品知识,二是要给他充分发挥的空间。这样一来,整个十二月疤脸都忙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