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又检查了一遍更新的项目报告,点击保存,关机。
现在,她要全力以赴为包括郑淑宜在内的老人们排忧解难了。
*
再一次踏进七院住院部大楼,林双心头五味杂陈。
经过两次会谈,她了解了郑淑宜轻生事件的来龙去脉,也知道她疑似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事实,重新调整了服务方案,一切好像都在顺利有序地推进,但她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一方面她明白,郑淑宜的个案工作将不止于眼下的危机介入,后续他们还要为身为患者的她建设坚实的照护网络;另一方面,她与陈屿峤的母子矛盾还亟待解决。她愿不愿意告诉孩子真相,会不会宽宥他的“三十不立”,陈屿峤又能不能成为案主支持网络里的关键一环,都是身为社工的林双面临的新问题。
想到陈屿峤,林双停步掏出手机,确认微信上与他约定的时间。
20:「和郑阿姨说好啦!明天上午十点,七院住院部五楼5006。[耶]」
joe:「ok」
不知为何,林双总觉得自从他问郑淑宜因为什么病才住进神内后,态度变得有些奇怪,不再有来有回地和她聊郑淑宜的情况,回复总是言简意赅,知道可以和母亲见面也没表现出开心兴奋的感觉。
她心头隐隐不安,又怕是自己过于敏感。
林双扫了眼屏幕的时间:九点五十六分。
陈屿峤还没有联系她。
走廊另一头,社区的小江迎上来。
“林双,到了?”
小江全名江秀雯,比林双年长一些,负责雁山苑小区的网格化管理。她喜欢听大家叫她“小江”。
林双笑笑招呼道:“小江,等久了?”
“我也刚到。”江秀雯探向她身后,“陈家儿子呢?还没来吗?”
她俩说话这空当,时间已经到了十点整。
林双说:“他还没到,我来问问哈。”
她压住心头那股越来越强烈的不安,发消息给陈屿峤,问他到哪里了。
江秀雯不清楚郑淑宜个案的具体细节,以为陈屿峤已经知道了母亲的病因,担忧地问道:“会不会是儿子不想过来?”
“不会。”林双不假思索。
她想到可能小江常跑雁山苑,对陈屿峤也是“三不”青年的印象,解释道:“我找到郑阿姨的儿子后,他一直表现得挺配合的。”
——虽然“车遁”过一次。
“那他是愿意照顾患病的母亲的,是吧?”
江秀雯的追问放大了林双的不安。
她一边对小江简要说明母子间的问题,一边等待陈屿峤到来。
十几分钟过去,走廊里来探病的人换了一两拨,陈屿峤那头仍然安静如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