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错。”中年人娓娓道来:“大家都知道种地不赚钱,忙活一年一亩三分地撑死赚几百块,随随便便遇到个大风大雨冰雹立刻血本无归。
所以,有了农民工。
什么是农民工?
农忙回家种地,忙完立刻出去打工,这就是农民工。
光种地不打工只能填饱肚子,买一斤肉买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
但受限于社会发展,社会上岗位有限,容纳不了那么多农民工,只有一部分农民能找到工作成为农民工,剩下的农民找不到工作只能一直在家种地,当纯粹的农民。
种地是体力劳动中付出最大,经济效益最小的。
如果有的选,农民肯定更愿意打工,不愿意种地。
关键是以前没得选!
以前经济不发达,农业设备落后,需要小农经济,也就是需要亿万农民努力种地才能维持粮食收成。
如今经济上去了,农业设备丰富,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种植,极少人力就能达到以前的种地效果。
但这样一来,另一个问题出现。
推广大规模工业种植,这些农民怎么办?
农民失去土地,一亩地一年补贴几百块,这点钱别说生活,连基本生存都维持不了。
但社会岗位有限,没那么多工作。
一没钱,二没地,根本活不下去,肯定要出大问题。
所以,哪怕工业化种植相对成熟,也不能全面推广。
现在不一样。
一来,你可以招募弱势群体,让这些人去异界当生产人员,相当于去异界工作。
这是一份人人羡慕且收入不菲的工作,人们争着抢着去。
二来,大量工厂扩建,到处缺人,农民可以进厂工作。
同样力气活,在厂里一年赚十来万,二十万,种地一年一亩三分地赚几百块,两相对比谁还种地?
大量农民出去上班,不种地,土地闲置,就为工业化农业提供重要前置条件。
我们可以租用农民土地,顺势完成大规模工业化种植,并规模化治理土地。”
中年人似乎想到什么,叹道:“治理土地伤势很麻烦。
在小农经济时,土地被亿万农民种植,几乎无法形成统一治理标准。
推动工业化农业之后,可以让农业公司统一治理,和大洋彼岸老对手一样一边施肥一边保养,恢复土地生命力,让土地重新变得肥沃。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就和植树造林一样一时半会看不到显着成效。”
张元想了想,问出核心问题:“如今土地生命力下降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治理土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效。
我们可以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