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乐不思蜀朱祁镇

作者:崛起的石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这也是为什么在草原成为霸主的也先,攻打京城却不知道先造一些攻城器械的道理,因为他们的脑子有些时候,是根本不会转弯的。

直来直去,这就是蒙古人的风格。

就算是在奉天殿上,这蒙古使臣也是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朱棣听后是哈哈大笑,冲阶下道:

“诸卿真该和这叫耶呼噜的鞑子学学,这种话,在大明的朝堂上,可敢有人与朕直言吗?”

诸卿闻言,都是笑笑不说话。

大理寺卿王文站出来说道:“陛下所言甚是,只不过臣有一虑。”

说着,在得到朱棣首肯后,王文转头向耶呼噜,道:“按你所说,是嫌太上皇在瓦剌浪费米饭,才将太上皇送回。”

“那太上皇在瓦剌这些时日,到底是做了什么,会让你们有这种想法?”

王文问到这里,本打算结束,想想又加了一句:“要知道,太上皇于我大明,可还是有礼制存在的。”

“尔等不尊重太上皇,便是不尊我大明,封贡一事更无从谈起!”

听到封贡,耶呼噜顿时急了。

他手舞足蹈道:“别啊别啊,我太师没那个意思,太上皇在我部落受到很高规格的尊重。”

“我们太师整日好酒好肉招待,请他观赏我瓦剌部族的传统舞蹈,还嫁了妹妹给他,日子过的潇洒着呢!”

这一番话说完,朝堂上安静了下来,这些饱读诗书的朝堂大臣们一瞬间脑海中出现了同一个成语。

乐不思蜀。

好家伙,这特么要是传出去那还得了?

本来因为土木堡战败被俘,朱祁玉就已经是人心丧失,再传出去他老人家在瓦剌吃香喝辣、乐不思蜀,老百姓都该怎么看他?

然后自己这边,有一个临危即位、力挽狂澜的景泰新君,老百姓又该怎么琢磨?

这一对比,高下立判啊!

老百姓不会看那些深层次的东西,大多数都是淳朴的很,谁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大家都不是瞎子。

估计大多数人都要想着,那堡宗还回来干什么,新皇帝把大明治理得挺好,回来添乱吗?

朱棣赞赏的看了王文一眼,这个刀补的好。

王文感受到了这一目光,心中激荡,站回去平复着如敲鼓一般的心绪。

刚才那一番问话,其实他就是站出去带堡宗的节奏,把节奏往坏了引,但同时也是九死一生。

要知道,这可是涉及到朱祁镇的正统性问题啊,这是全天下的官都盯着的,一句话说错,弹劾他的奏疏只会比胡濙还多。

到时候,只怕朱棣也保不住。

但是好在王文讲话很有条理,瓦剌使臣耶呼噜成功被带跑偏,然后着了道,关键这货现在还没想明白自己被坑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