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钱。
只是对于有些雄心壮志的许惜年来说,投资于房地产固然安逸,稳定,但无疑是最差的一种投资方式。
回报太慢了,也太少了。
他的现金流本就不多,像这么收几家商铺,最小的二三十平,最大的一百多平,他撑死最多也只能收个两三家。
收租都收不了个多少钱,多没劲啊。
光听这帮老克勒侃侃而谈是不行的,最好还是亲自去观察观察人流量,才能判断出一家商铺的价值。
这就是穷老板了,兜里没多少钱,这种细枝末节都是要往出抠的。
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几个听起来有些心动的地方,观察了两三天。
最后在三家纠结。
一家是街道狭窄,由于这一侧有一家菜市场,所以行人都只从这一侧路过,这家店就可以享受到路过这条街的所有人流量。
第二家是位于一个街头的拐角,刚好是在一个十字路口,好处是能同时吸引四个方向的客流。
第三家就简单粗暴一点,门口就是公交车站。
最后和李青山抉择一番,李青山毕竟也是开了这么多年诊所的人物,还是有些经验。
“第一家虽然能吃客流量,但是狭窄的街道限制了店铺的宣传,第三家门口虽然有公交车站,不过门口也有很大一块空地,容易被摆小摊的占据,还是第二家比较好。”
就很快敲定了下来,因为地方在徐家汇的西边,所以租金并不是很高。
这会沪海市民主观思维里的沪海市区其实不大,西不过徐家汇,东不过蒲东南路。
市中心就是人民广场跟外滩那么一块。
要搁到老沪海人眼里,徐家汇其实就是城乡结合部的边缘。
然后沪海官方做了件什么事呢,就是把徐家汇旁边的那块天林村开发了。
天林算是一块“飞地”,本来好像在徐家汇边上,交通也不是太方便,好在是“整体开发”,开发完之后的沪海,分为沪海人和天林人。
天林人肚子朝天,觉得自己天林天下第一,动辄就是天林是沪海最高档的社区。
这个最还能乘个n。
后来再过了个十年左右,天林就支棱不动了,房价根本涨不起来,才7—8万/平。
人生地不熟的许惜年,这家店就租在了天林旁边。
面积挺大,一百多平,还附带个二楼。
这也是许惜年更喜欢这家的一个点。
看着李青山带着白手套,穿着解放鞋,忙里忙外的搬东西摆东西,楼上楼下忙活个不停。
许惜年一个人悄悄蹲门口抽了根烟。
这就是李青山的好处了,能文能武,不仅会出谋划策,干苦力活也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