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附近,有一个宅子,位置挺好,面积也大,我前些天相中,就买了过来,可以做大明商会的总部……”
魏廷出力又出钱,完全把大明商会当作沈炼私产来对待了,不过这也让沈炼做出决断。
大明商会就设在内城,有谁不服气,就憋着!
……
正阳门在天安门正南,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非常的气派庄重,大部分去皇城官署当值的官员,都会经过这道门。
“咦!郑大人留下的学堂要重新开放了吗?”一位礼部的官员进入正阳门之后,无意间看到路东的那处宅子,已经打开了大门。
随着路过的官员越来越多,议论声也越来越响,有一些好事者开始打听真相。
这个宅子曾经属于一代大儒郑风,他之前官拜左佥都御史,一身风骨傲立朝堂,以“清流”著称,追随者众多。
而且,郑大人在正阳门附近买下这一栋大宅,开设了一个“正风学堂”,引来京城中许多的知名文人聚集。
一时间,郑大人隐隐成为京城的文坛领袖。
直到三个月前,郑大人上书弹劾魏忠贤七十五项大罪,并且痛陈皇帝诸多昏庸之举,直言大明王朝“危矣!”
天启皇帝一怒之下,不顾众多大臣的劝阻,直接罢免了郑风的官职,准其致仕还乡。
据说,郑大人含笑离京,只给数百送行他的文人弟子,留下一句话,“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大人含冤被罢官之后,“正风学堂”也被查封,这栋宅子就换了主人,京城的众多文人名士,又失去一个免费的活动场所。
江承正,京城名士,文采风流,也是郑风的追随者之一,而且为了表示心迹,改名字为“承正”。
自从“正风学堂”关闭之后,江承正就减少了聚会的频率,主要还是因为没钱。
既然是京城小有名气的文人名士,就不能再出没于粗俗的小饭馆,青楼才是彰显身份的场所。
可是贵呀!
江承正已经连续错过了多次集会,但是,今天他听说“正风学堂”的大门打开了,忍不住要去打听一下消息。
东家是“荣宝斋”的老板荣千祥,一个身材臃肿,粗俗鄙夷的商人,浑身充满了铜臭气。
不过,这个荣千祥是真的想附庸风雅,找个文人充一下门面,恰好江承正还算有名气,便收入家中,待遇也还不错。
“老爷,承正告假半天,晚上有一个文坛名士间的聚会,一再邀请在下……”
江承正拱手说道,为了表示气节,他从来不会向荣千祥折腰。
“哦!”
荣千祥还就吃这一套,文人要是没有点风骨,那还读什么书,“先生尽管去,我让府里的马车送你,晚上若是太晚,先生就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