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一番话的确有道理,他的意思是担心六国贵族的后代借此培养出门生势力,然后趁机灌输反秦的思想。
六国势力之所以式微,就是因为完全没有入仕当官的可能性。
即便是贵为左丞相的李斯,也是平民出身,大秦三公九卿当中,何曾有过六国贵族的存在?
灭国之恨不共戴天,扶苏自然很清楚,六国势力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如果给他们,那恰恰是为对方培育出造反的土壤。
六国势力如今该流放的流放,该贬为平民的就是平民,该全国通缉是一个不放过。
说白了,就是不能让六国势力染指权力。
扶苏沉默了片刻,也笑了起来,开口说道。
“我大秦立国不久,冯相担心六国势力猖獗情有可原,不过,我这个政策乃是和知晓秦法这个概念捆绑在一起。”
“试问,一个知晓秦法对答如流的人,会在太平年代举棋造反么?”
“殿下所言极是。”
冯去疾点了点头,便行了一礼,重新回到原位。
这一句话他也找不出毛病来了。
确实,六国势力就是不屑于秦法,乃至大秦所有的一切,知晓秦法就意味着接受大秦的概念。
这样的人即便是六国贵族里的漏网之鱼,那也是非常罕见的人才。
见大臣们都低头沉思,再无一人出言反驳,扶苏也就笑了笑,斩钉截铁地说道。
“既如此,便由冯相负责此事,从即日起,在大秦国境内推举察举制与秦法考核并行政策。”
冯去疾向前一步,点头称是,其余文武百官也纷纷给予回应。
做完了这些,扶苏笑着看向一身白衣的李太白,缓缓说道。
“差点忘了,来,我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便是负责稷下学宫的大祭酒,此后就由他统领稷下学宫博士,学宫内上下事物。”
文武百官的目光齐刷刷投了过来,李白也有些错愕。
反应过来后食指并拢朝着扶苏作揖,而后又转身对着文武百官抱拳。
“区区浪人李白,一身浅薄才学何足挂齿,倒是承蒙殿下信任,竟能担任大祭酒一职。”
李白这一句话确实不是推托的说辞,而是内心的真心话。
这时候正值二十多岁的李白饱读经书,只想着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即便是他也没想到,扶苏殿下竟然给他稷下学宫祭酒如此重要的职位。
“原来这位便是我大秦的稷下学宫祭酒先生啊。”
右相冯去疾眯了眯眼睛,早在一开始时,他就注意到了人群中这位举止潇洒不羁的青年。
看上去英俊潇洒,颇有一番气质。
可是,一个和扶苏殿下年纪相仿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