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士人豪族不惜发动暴动,你以为我大明可经受起再一次的暴动,”
在崇祯看来,自家的长子有些见识,也知道为家国分忧了,但心太急切,见识远远不足的情形下,提出的建言漏洞百出。
“父皇,此一时彼一时,今次我百姓因为赋税和辽饷沉重加上中原大旱,流民趁机作乱,民心鼓荡,因此税赋决不可再加,否则有星火燎原之势,而那些有功名的秀才、举人,官员等吸纳了大片投献的田亩,再有陕豫等地大量抛荒的土地,当今可以奉献赋税的田亩不及我朝全盛之时的一半,百姓不可加税,清理投献只能引起暴动,因此收取厘金是唯一的出路,否则我朝哪里来的钱粮,没有钱粮又如何整军备战,没有强军如何击破建奴,如何消灭流贼,”
朱慈烺极为恳切道。
崇祯有些意动
“只怕厘金收取不能弥补辽饷练饷的空缺吧,”
没经历过也就没有把握,练饷和辽饷合在一处有七百多万,三成,那也是两百万出头。
崇祯对厘金是否能收取这么多的费用感到狐疑。
“父皇,南北黄金水道运河,还有江南通往京师的官道,还有山东通往江南的官道、广东、福建和江南的官道,这几个通道上每隔百余里设一个厘金局,设卡收取厘金,相信,足有一年两三百万两,”
朱慈烺后世依稀记得后世满清为了消灭太平天国大肆收取厘金,好像有近千万两之多。
但是,他读史书往往关注的是人,还有人亡政息的教训,对于数字记得差了点,只能记个大概。
所以他保守估计一年几百万两应该是有。
好一好,足以把练饷、辽饷的数额一并收上来,到时候取消辽饷、练饷不是梦啊。
缓解了近半税赋的压力,百姓也能安定多了,不至于星火燎原。
“皇儿说的也是,大运河倒是好去处啊,”
崇祯惯于偏听偏信,倒也信了大半。
流淌的大运河唐以来就是南北流淌的银河。
可说帆樯如云,收取厘金应该是一个大进项。
“儿啊,那些臣子们不会同意的,永乐爷之后,没有一个帝王可以节制这些文臣,从来没有过,只怕那些臣子抵死不从啊,”
听了朱慈烺的这些话,崇祯总算认可了自家儿子,虽然建言有错漏,但下了功夫,崇祯也认可了自己儿子的努力,说出了一些肺腑之言,以往他是不可能和朱慈烺这个小屁孩说这些话。
朱慈烺嘻嘻一笑,上前几步,
“父皇,此处只有我们父子和亲近之人,没有那些酸儒,儿臣说些个心里话,”
崇祯啼笑皆非的看着自己的长子,
“说吧,”
“父皇,所谓朝廷上的廷议,现今越发的成为了利益交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