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纹路越发的深了,
“你意是从海路。。。。,”
“正是,如同当年的毛文龙一般,建奴入寇大明当在辽中聚集大军,然后从北线绕过关宁,从蓟镇长城扣关,而此时我军从辽南攻入,只要攻取几座大城,那么建奴是继续攻伐我大明呢,还是回军收复辽南呢,”
朱慈烺起身来到了侧壁上悬挂的一副大明舆图那里,他伸手点了点辽南和辽中。
“围魏救赵,”
崇祯眉头舒展了一下。
接着他摇了摇头。
“我儿,我大明哪里有那样一支大军可以蔽海而去。”
崇祯也知道如今建奴的威胁日甚,尤其是一旦入寇对他的颜面又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但是也清楚如今大明最精锐的边军连十万也无,有心无力了。
“父皇,儿臣可保整训出数万精兵,而从辽镇,蓟镇等处抽调大部的骑军,反正如果建奴大举入寇攻城,骑兵也只能困守城中,不如出海一搏,而且辽南以汉军为主,建奴精锐不多,正是避实击虚的好所在,”
朱慈烺坚持道。
崇祯脸上变幻着,朱慈烺这个建言很有诱惑力,如果真能成功,大明就可能避免一次建奴的打击。
让在和流贼激战中几乎喘不过气来的大明喘息过来。
但是崇祯一点底没有,他是被大明接连的败绩吓怕了。
十年前雄心万丈的那个天子已经远去了。
“父皇,儿臣以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数月过后,儿臣为陛下练成一部铁军,陛下再下决断不迟,然那时再行抽调郑芝龙部就来不及了,毕竟他们的战船从南到北,还要数月光景,”
朱慈烺没指望崇祯一下能答应。
望梅止渴对崇祯这样的老手来说不大靠谱。
但是,他要埋下引子,步步为营的达到目的,这就是第一步。
“只是这个郑芝龙怕是不能听命吧,他是海贼出身,本来心里就有顾忌,很可能如左良玉般托辞避战,”
崇祯无奈道。
他如今也体会到被武将抗旨的滋味了,也不说抗旨,就是借故拖延就行。
比如前几年他就看出了左良玉的跋扈,想将左良玉从湖广调回京中或是蓟镇。
但是风声刚传出去,几大股流贼猛攻湖广。
真是好巧不巧的,崇祯有九成把握左良玉在养寇自重,但是左良玉借口剿匪留在了湖广,这两年兵力膨胀到近十万,一个总兵官大不了统兵万余,一般两三千兵力,而左良玉这个总兵官竟然有近十万兵。
崇祯有些无可奈何了。
‘郑芝龙不会,只要陛下的圣旨恩威并济,郑芝龙当会提军北上,’
历史上的郑芝龙对大陆有着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