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粗黑,眼见是苦出身,家里大约是勉力供他读书,只是没有考取功名,岁月蹉跎三十多了,这个年纪这个时代妥妥的中年人了。
“回殿下,小的名唤郑维,”
郑维急忙躬身,脸上有惶恐有些许兴奋。
朱慈烺好生看了看他,这人的名字太巧了,简直和这次招募的差事差不多。
“你是哪里人士啊,”
“小的是西直门外西门驿人,”
“哦,原来就是京中人士,好好,敢于从军历练,有胆气,”
朱慈烺赞许了两句,他很清楚的,大明的读书人被娇惯的心气很高,都是顺毛驴,入营要先扬后抑,否则倒过来就出问题,他先赞扬一下。
“学生不敢,”
郑维红着脸忙道。
朱慈烺抬眼看向四周的这些人,
“诸位,你等都是大明的读书人,按说都是大明宝贵的财富,本来不该亲上战阵,然,如今建奴在北方肆虐,杀伤我大明数百万丁口,正是烽火处处,蛮夷逞凶之时,因此我等读书人当有家国有难匹夫有责之心,敢于上阵杀奴,相信你等都记得弃笔从戎的典故,当年班定远西域广布大汉之威,而他自己也彪炳春秋,今日本宫也希望你等中也会出现大明的班定远,远播我大明声威,也让你等名号让我明人永远传唱。”
朱慈烺立即给他们画个大饼。
如果这样的言辞和流民说,大约那些流民心里想的是不如给两个大饼实惠。
而这些言辞说给读书人,就完全不同了。
这些读书人立即两眼放光。
本来他们为生活所迫,不得已从军,心里还是很屈辱的,因为他们就要成为丘八。
但是,现在太子的话让他们心情激荡,是啊,现在家国有难,他们当仿效班定远弃笔从戎,为国杀敌。
这,真是太有面子了。
当兵吃粮的屈辱感一扫而空。
“我等当奋勇杀敌,为陛下殿下尽忠,”
众人同声道,尽皆拜倒在地。
朱慈烺听出了语气中的激昂之气,不禁笑着点头,嗯,哥们这忽悠的不错啊,
“诸位请起,新入营登记造册,然后领取一两饷银,然后操练起来,”
朱慈烺这话一说,众人更是兴高采烈,说白了都是没有活路了才不要脸皮的从军,来了就有粮饷领取,自然心情大好,有了些许归属感。
朱慈烺让人领着这些读书人入营,好生安置。
第二天对于皇家是个特殊的日子,每月的这一日崇祯一家都要在坤宁宫团聚。
这一天也不例外。
朱慈烺对于阖家团圆什么的不反对。
不过对于各怀心思的阖家团圆就没什么兴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