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半辈子就是如此度过的一般自然。
哪里有中军赞画,翰林院编修的模样。
说是出身贩夫走卒,没人不信。
朱慈烺讶然失笑,他如果装扮只能扮成富家公子,别的真不成。
但是,堵胤锡不愧是市井出身,这根本不是扮相,这即是骨子里的本色。
“堵赞画,你可是让某大吃一惊啊,”
“殿下,臣下从不以为市井小民如何不好,待日后致仕后,臣下就返回老家,遣散家仆婢女,做个市井小民正好,”
堵胤锡笑道。
“哪里话来,以后家国重担在身,致仕,那是以后你坐不起来的事儿了,”
朱慈烺笑骂道。
他指定的这些人才都是他要重用的,哪里肯让堵胤锡有那个闲暇,没看他这个太子每日里挣命呢。
“卿家此行艰险万分,本宫颇为犹疑啊,”
朱慈烺叹道。
击败了袁宗第所部。
说降袁时中提上日程。
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堵胤锡。
但是,朱慈烺深怕有个意外,作为他的赞画人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他是求贤若渴啊,问题是大明没给他太多人才,酸儒倒是一群群的。
“陛下,臣下自请说服袁时中,还是很有把握的,此人心中有佛,良知未泯,相信就是没有说服他,臣下也能安然折返,”
堵胤锡微笑拱手道。
朱慈烺长叹一声,
“堵卿乃非常人,必能成就非常事啊,”
一般文人如果遇到这样事儿唯恐避之不及。
就是那些老奸巨猾的阁臣也不会做这样的事儿,安居朝中,左右簇拥,不香吗。
和这般雍容的身份地位相比,深入敌营说服贼首,活的不耐烦了是吧。
偏偏进士及第的堵胤锡昂然不惧,自请前去。
朱慈烺还能说什么,此人才是心中有佛,在长沙为民请命,甚至不惜和藩王交恶。
在这里,为了避免大战伤及更多人,自请说服袁时中。
朱慈烺赞赏自己的眼光,从南方将其调入京中,也是万分珍惜,看着堵胤锡入敌营,心中万分不舍。
“陆桢,李琛,堵赞画的安全我交与你等二人了,说降袁时中的事儿事小,赞画的安危为大,记住事不可为,不可勉强,立即撤离,只要保全了堵赞画的安危,你等就是首功一件,”
朱慈烺看向陆桢、李琛。
“陛下,军情司毕竟倾尽全力保护堵大人,臣下也会随之前往,臣在人在,臣下必死在堵大人身前,”
陆桢跪地道。
他没说什么必然保全堵胤锡,这个乱世谁能这么说,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