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扫荡

作者:种十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辽南屯田所如今的汉人,大部分都不是本乡本土的辽民,当年的辽民大半逃走了,没法,老奴厮杀成性,最后到了家中没有五斗米就要斩杀的地步。

所以很多贫困的辽民只有逃走才是活下去。

现在的这些汉民很多都是黄太吉登基后,用田亩和较低的佃租为诱饵,从登莱等处吸引来的汉民。

虽然这些田亩不是分给汉民的,但是只要你来,就能有田亩耕种,地租只有四成。

而在登莱,往往佃租达到了五到六成,相差很多。

很多流离失所的流民就连佃田都没有,只能各处流浪,听闻这里有田亩,他们冒死出海抵达辽南,终于可以耕作土地,稍有积蓄后将家小接来,或是在当地成家,繁衍开来。

所以这些汉民很是看顾自己佃田,最起码饿不死。

而明军到来,可能田亩的主人就要改变,他们可能失去租种的土地,因此他们看向明军的眼神十分提防,如同看待敌人。

此番征战前,赞画司专门召集远征辽南的军将说明了辽南的现状。

因此对于汉民可能的敌对,佟瀚邦一点都不意外。

“定方,让人将安民告示贴出来,”

佟瀚邦立即下令道。

几个骑卒立即开始在镇内张贴告示。

这是赞画司用白话写出的告示,基本意思就是明军和建奴将会在辽南征战不休,目的就是为了收复故土,解救失陷在辽南的汉民。

但是因为征战不断,可能造成田亩荒芜,因此,大明号召汉民随明军赶往复州、旅顺等地,乘船赶往广鹿岛、皇城岛等地。

那里有大片田亩可供给他们,而且不是佃户,而是分配给他们。

每户一男丁分配二十亩田亩,随海船出海抵达后登记在册立即分配。

同时,垦荒的农具、耕牛等由明军给予。

说白了就是跟着明军入海登岛,就是自耕农,而不是佃户了。

赞画司之所以能这么做,那是因为随着东江镇的陷落,沿海诸岛上人员基本逃离。

原有耕作的一些田亩全部荒芜。

而这些田亩安置十几万二十万人不成问题。

要知道最多时候东江镇留下了几十万逃归的辽民,当然田亩不够,硬是在朝鲜铁山左近霸占了一些田亩安置辽民屯田。

所以沿海诸岛安置十几万汉民还是不成问题的。

虽然海岛土地较为贫瘠,但是,现在朱慈烺手里也有了番薯这个杀器,假以时日这些岛上的汉民吃饱饭不是个事儿。

而抽走汉民是动摇建奴辽南粮仓的关键。

没有了人,屯田为大军供应粮秣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赞画司的筹划就是威胁利诱一起施用,无论如何要毁了辽南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