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大。
海船都是厚实的木材包裹,毕竟在大海中和风浪搏斗,薄皮是不成的。
而重炮为了强调射程,炮身长,炮口相对小,弹丸也是如此,因此击打在船舷上不大容易造成致命毁伤。
最后后来的英国海军想了办法,就是特制近身火炮,这就是卡隆炮的来源。
这种炮炮身短,炮口放大,弹丸也粗大,轰击上敌船的船舷,利于破碎巨大的裂口。
很快就可以让敌船倾覆沉没。
可说是近战利器。
当然,卡隆炮的射程有限,也就是一里,真正威力最大的距离也就是一两百米。
这也足够了。
朱慈烺就提前将这个近战利器拿出来。
朱慈烺大约说了说。
“殿下果然聪慧过人,我等不及啊,”
高德盛逢迎道。
“好了,本宫要的是你尽职办差,谄媚的破事就别再说了,”
朱慈烺笑骂道。
高德盛赔笑着。
朱慈烺告知高德盛,按照四比一的比例为天津水师配备舰炮。
三门卡隆炮一门长程重炮。
如今兵仗局的炮场仿制红夷大炮没有任何问题。
朱慈烺定下了卡隆炮十八斤,三十六斤的两种口径。
当然,朱慈烺也知道,三十六斤大炮看着好像是重炮,其实现在欧洲应该有五六十磅的重炮了。
但是,既然欧洲人看不上远东,没有把上千吨的风帆战列舰派到远东,那么五六十磅的重炮也就不会抵达远东。
现在这个口径够用了,先解决有无问题。
高德盛一一应了。
接着朱慈烺交待了继续研发一种枪械。
那就是米尼枪米尼弹。
朱慈烺思量了很久,他从来不低估敌人。
流贼不用说了,修一修火枪还成,大规模仿制不可能。
但是,他从现在了解的情况,满清是有自己的军器监的。
现在也可以仿制大明的火炮。
加上还有黄太吉这个难缠的对手,他手下还有众多通晓火器的汉军。
因此,黄太吉是有能力也是有可能仿制一五式火铳的。
这是对新军很大的威胁。
因此,朱慈烺想得是,最好能有代差优势。
后世的火枪很多,甚至发展出了膛线。
问题是朱慈烺就是一个文科僧,让他怎么搞机床镗床,什么的,还是算了。
加上大明钢铁发展的现状,朱慈烺想了很久,终于瞄上了米尼枪。
这个步枪是线膛枪,他的优势在子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