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关家山水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真笔。

而这一幅,竟然是大师作,大师题!这就了不得了!

“是士大夫之宗的题记?真是极品啊!”这几人都不算外行,横山郡指指“咸熙”二字,惊讶的喊道。

“咸熙”“士大夫之宗”,都是指五代及北宋大画家李成。

李成,字咸熙,李唐旧人,擅长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士大夫之宗”美誉。

关仝、李成、范宽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

李成师关仝,算是关仝的弟子,亦师亦友,他的题字,为这幅画增色,何止千金!

在他们四人讨论“咸熙”题款时,威尔斯李又发现一枚半印——钤在丝绢双拼缝隙上的那枚朱文印记上。

印文为模模糊糊的“司印”。

这就是当代鉴定行无数大家曾为之激烈争吵的“稽察司”和“纪察司”事件。

朱檀(朱元璋第十子)墓出土的宋人《葵蝶纨扇》、宋人《金碧山水》和钱选的《白莲》三图卷,均钤有宽边朱文“司印”二字押缝印。按《墨缘汇观》(清安岐编著的书画藏品集论)著录唐宋以来的绘画名迹,多半钤有此印,如戴嵩《斗牛图》轴,董源《潇湘图》卷等,并记载此半印的全文为“稽察司印”。

可是,鉴赏大家马衡(故宫博物院院长)认为,《墨缘汇观》记录有误,“稽察司”实为“纪察司”;更不是明朝之前的朝廷鉴定专用印签(《墨缘汇观》这么认为的),而是明代司礼监之前身,典礼纪察司用来记录查抄物品的专用印签!

此论点一出,引来无数争议。

马老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遍翻明典,最终找到相关记录:

《明史职官志》三,宦官十二监,其一曰司礼监,旋改为典礼司,又改为典礼纪察司。

又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六:司礼监职掌古今书籍名画册叶手卷笔墨砚绫纱绢布纸札,各有库贮之,选监工之老成者掌其锁钥。

又傅维麟《明书》卷六十六职官志二内官条云:又诏定宦官禁令,复令礼部议考纠内官之法,署内正司司正,司副二人,专纠内官之不法者。寻改典礼司,又更典礼纪察司。又洪武二十八年,颁皇明祖训,遂有定制云。

因此,典礼纪察司乃司礼监之前身,职掌书画库。胡惟庸、陈宁、涂节等之伏诛,在洪武十三年,王蒙尝谒维庸于邸中观画,坐是被逮,瘐死狱中。

马老怀疑钤有此左半印之书画,皆由查抄而来,其右半当钤于册中。

也就是说,原本的钤印是完整的,只不过,一半印在作品上,另一半印在司礼监的档案记录册上。

最终马老的观点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眼前这幅画作,想必在明代流传时也曾遭受过“查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