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大亨制壶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来端倪,手指敲敲壶底,感觉确实有些不同,这才放下。

“哎呀,真想现在就看看填底隐藏着什么?”其实不用看,他也能猜到,肯定是底款无疑。可是人吧,天性就喜欢窥秘。

今天的黑市之行收获颇丰,两块可能有货的原石,一方邵大亨的填底紫砂方壶,李承已经挺满意,但还不够。

大亨壶在香江的价位是三十万港纸上下,折合美元不过四万五千左右。那两块原石还不知道货色怎样,而且很小,再涨也不会有多少价值,买它纯粹是心理满足。

正在低头吃包子的朋济明,突然抬头问道,“威尔斯,你会特异功能?就是那种……透视?”

呃?李承愣了愣,反应过来,这家伙,太能想象——前几年的《赌圣》正是香江“特异功能风潮”的产物,朋济明很显然也受到影响。

“其实是拿上手后,感觉配重不对。”李承笑着揭开谜蛊。

当时看到这方紫砂壶时,李承一开始也没有在意,可它毕竟是方壶,于是上手看看。

在紫砂壶行当中,实际上求圆容易,但求方很难。

方器的制作难度非常大,所耗的时间精力比其他器型要多得多,而且方器造型规则要求为“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的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

方器除口、盖、的、把、嘴应与壶体相对称外,还要求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的“哲学标准”。

正因为苛刻,所以才有“一方胜三圆”的说法。

也正是因为方壶少见,李承才会上手。一上手,他很快觉察这壶有问题——配重低。

因为外貌太朴实,换成其他人,绝对认为是执壶工匠手艺不行,导致配重偏低。

可李承眼光锐利的很,这件方壶,外表看似朴实,实则透着一股“大巧不工、重剑无锋”的厚重与古朴。

有了疑问之后,李承开始精鉴。

紫砂壶造型从自然到人文,出现过的款式不下千种,但造型不管多么丰富,都离不开壶的身、盖、流、把、钮、底这六个基本元素。

鉴定一把壶的价值高低,需要看泥质、器型、气韵以及工艺,而鉴定壶的手艺好坏,则最主要看身盖流把钮底这六大元素的工艺水平。

器型,没问题,方正朴实,以壶嘴和壶柄为中轴线对称;气韵,方中融圆,去方正之拙,圆润中有型,同样是上品之作;泥质,为精细白沙为底,掺和一定的紫砂形成现在的深橙,泥为精泥,色为俏色。

通体古朴典雅,朴素自然,不张扬却非常耐看,大家手笔。

再鉴定工艺,壶肩颈项及腹,骨肉亭匀;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之忧;口内厚而狭,以防茶水溢出;气眼外小而内巨,如喇叭形,均无窒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