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还真是如此。
韩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年轻人,从来没喝过绿茶或者功夫茶(袋装简易茶不算),他们更喜欢简单的大麦茶和玉米茶,以及甜酸口味的果茶。
这玩意算茶道吗?
李承陈述的是事实,即便放在二十年后,所谓的韩城茶道,也只是个幌子——没有消费市场的东西,想要诞生文化,只有臆造!
现如今的韩城根本没有茶道的生存环境,也没有所谓的茶文化及茶礼。也许茶礼有,但以果茶和大麦茶为主体的茶礼,还算茶文化?
这不扯吗?
韩城茶道,只不过是茶文化研究者编纂出来的哄骗人的手段而已。
“事情一定不是你说的那样!你没有真正了解韩城茶道,所以无法定论!”西蒙无法反驳,但依旧倔强地认为,李承的观点是错误的。
李承懒得和他辩驳,可这一话题激起西蒙的好胜心,他揪着不放。
在为李承冲泡好咖啡之后,坐在对面,继续问道,“你无法否认,韩城茶道的存在,纵然它如今式微,可它曾经在亚洲茶文化圈内,发挥着巨大作用。”
“你这话说得没错,但现实就是现实。”李承已经想好怎么聊红叶陶瓷的整合问题,这会他打算压压西蒙的气势,为稍后的谈判奠定基础。
玩传统工艺的人,都有点情怀。
今天被李承这么一刺激,西蒙金倒是有些想法,看看是不是能再扬韩城茶道文化?
忽然,他想起一事,连忙反驳,“你说的不对,我今年年初,陪同师傅去傅山寺,元慧主持,曾经给我们演示过一套完整的韩城茶道。你怎么能说韩城茶道已经完全湮灭?”
呃,这算李承观点中的一个小疏漏。
历史上,韩城茶道与东瀛茶道更相似,其千年传承,历来以寺庙、贵族为主,自从李氏王朝覆灭,贵族制度取消,韩城茶道遭遇毁灭性打击。
如果说韩城茶道还有传承,那一定在深山古寺中。
“你说的是个例。可是,你认为单凭寥寥一些僧侣,没有市场的支持,能保证韩城茶道的延续?”李承语气中捎带着一丝嘲笑。
西蒙沉默下来,正在李承想要开口聊红叶陶瓷技术合流一事时,他突然开口问道,“威尔斯,你认为复兴韩城茶道,是该向中华茶道学习,还是该向东瀛茶道学习?”
呃,这个问题李承没想过,不过答案很明显。
“中华地区不应该说茶道,而是茶文化。它固然以茶道为核心,但茶道毕竟只是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茶文化至少还要包括茶文学、茶礼仪、茶艺术、茶馆文化、茶民俗文化等等。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与茶文学是双巅并峙,民俗茶文化更是异彩纷呈,茶馆则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独特风景。”
“所以,韩城茶道想要复兴,你认为有这个基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