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皇陵盗掘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银壶跑了。”

另外,当时被盗掘后不久,墓室的内部状况被写进了《阿不幾乃山陵記》,文章来自当时盗陵后的调查记录,书里说墓室由玛瑙建成,棺材使用了乾漆造。

这只是天皇陵墓被盗,历史记录最清晰的一次,还有其它许多天皇陵墓被盗,史书只是一言带过的,检录如下:

平安1060年:推古天皇陵被盗。—《扶桑略記》

平安1063年:奈良兴福寺的静范和尚与其他人共16人,盗进了成务天皇陵——《盗掘された天皇陵の実態》

平安1149年:圣武天皇陵被盗—《盗掘された天皇陵の実態》

镰仓1274年:桓武天皇陵被盗—《盗掘された天皇陵の実態》

镰仓1288年:继体天皇陵被盗—《盗掘された天皇陵の実態》

…………诸如此类的记录有很多。

(搜资料时,突然发现网上很多人捧东瀛臭脚,说东瀛人对天皇如何爱戴,从不盗掘天皇陵墓也成了佐证,怒,列之)

李承所知仁德天皇陵被盗的最切实证据,来自江户家宣、家继执政时期的朱子学者新井白石,他在一份文书里这样写道:“仁德(仁德天皇)的鸟野御陵的石棺盖板石,成了堺的政所的庭院踏石。”

这句话什么意思?

棺材板都被掀开!盖板石都成为当地政所的庭院踏石!

如此明确的文字记录,还说仁德天皇墓没被盗掘?

只要联想到仁德天皇,这枚铜镜上的一切疑惑,都好解释!

秦方士徐福东渡,为东瀛带去炼丹术、炼铜术、汉文字以及汉药配伍等,又因秦时多盛行大篆、钟鼎文,故东瀛最早接触的文字就有金文。

倭国盛产铜,因此有带“框”铜镜。铜镜上的四字纹饰,其风格与中原古铜镜迥异。

天地仁德,是仁德天皇(当时还是大王)的自我标榜,或者说它是年号也可以。

这枚铜镜被人从仁德皇陵中盗出,不知为何流落到这个高岗铜器的摊位上。

想要验证它的真伪很容易,碳十四……

“老板,这枚铜镜,我要了,开个价吧。”李承颠颠手中的这枚青铜镜,美滋滋的。正愁着过几天去德川美术馆捞钱货品不足,这会儿,够了!

“对不起,这件货品不打算出手的……”那摊主有点犹豫。

内藤公贤并非神户人,而是大阪的一位骨董商,专营铜器。

他的进货渠道就在高岗,这面黑漆古铜镜与那件束腰珐琅花篓,都是他从大阪乡下的一位武士后裔家中收取的,入手还不到一个月。

他研究铜器多年,多少瞧出这枚铜镜并非普通的“汉铜镜(东瀛人对中国高古铜镜的统称)”,可是,他研究多日,依旧没瞧明白这枚铜镜的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