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茶事问对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问对,还得应付过去啊。李承正正衣襟,同样跪坐身子,朝对方鞠躬,“鄙姓李,茶师可称呼我李生。学有未逮,必然疏漏百出,只能尽力,希望敏子小姐莫见笑。”

“相互切磋,砥砺见闻,何来见笑一说。”敏子手掌轻展,几根纤指托起一杯抹茶,高举过眉,“李桑既然渴了,请品茶。”

呃?不是说问对之后才可以喝吗?不怕我喝了就走?

李承当然不会如此没品。

接过茶盏,稍稍侧身,一口闷,茶汤温烫,但还能承受,滚热的茶汤带着一股清香,直入喉咙,口腔内似乎所有神经元都被熨烫过一般,让人忍不住发出来自心底最舒适的感叹。

另外,因为茶粉颗粒被溶解于茶汤中,在经过喉咙时,不像喝水那样润滑,嘴部会不由自主的做出吞咽的动作,真的是“吃茶”,尽管不需要咀嚼,但唇齿留香是真没说错。齿间香味很独特,有种类似薄荷青草香。

“谢谢敏子小姐!好手艺!”李承双手奉还茶盏时笑着说道。

“哦?”敏子的笑容很淡雅,应该是听过很多类似的夸奖,她将茶盏轻轻放入旁边的清水盆后,在此坐直身子,“那就请李生说说,好在何处?”

这就进入正式问对?而且第一题就是讨夸奖?

也好,把她夸开心了,也许就没有后续问题。

“点茶,首重汤色。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

“敏子茶师所点茶汤,色泽鲜白,虽未至极纯,也可称得白中上品。至于为何未曾到臻品白,与茶有关,非敏子茶师所不能。”

李承这句话点评的还是有水准的,有点“夸张”但不过分。

敏子茶师笑容多了几分但同时也有些不好意思——今天表演的玉露,是吉左卫门家采买的供品,并非顶级。

被李承隐隐点出,她作为吉左卫门家中人,自然不好意思啊。

“点茶优劣,二品汤花。”

“汤花一在色,二在形,三在变化无穷。敏子茶师所点汤花,色泽纯白,上品;气泡细密,汤花匀细,有若面粥,久聚不散,佳品;汤花变化在山水之间,虽比不上空天之变,但也是上品。”

李承评论敏子的点茶,多以中式宋代点茶标准评判,宋代斗茶,一斗茶汤,二斗咬盏。所以,他还有一点未曾提及,那就是咬盏。

敏子茶师的手艺确实很高明,汤花细密,咬盏时间很长。

所谓“咬盏”,就是指茶师点茶结束,细密泡沫紧贴茶盏壁经久不散。

咬盏时间长,这代表茶师的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

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线)。

东瀛抹茶点茶,不讲究咬盏,但讲究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