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隐等人在广泛收集民间效方的基础上,吸收北宋以前的各种方书的有关内容集体编写而成卷,全书共一千六百多门,药方一万六千八百多幅,刊于宋淳化三年,总计一百卷。
慢惊风是一种小儿时期常见的急重病症,当代医学对此都有些无能为力,而中国宋代中医,对此就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如此鸿篇巨制,现如今能查到相关内容的,不足二十卷,其余皆遗失,殊为可惜。这次能从西班牙一次性淘换回来两本。
幸事!值得!
“明万历十二年利玛窦制作并印行《山海舆地全图》一份……”
呃,这东西也有很有价值!
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中国天主教开拓者,同时也是中西方交流的代表人物,他在数学、几何、地理等方面,为东方文化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这幅地图,与《舆地山海全图》《坤舆万国全图》《两仪玄览图》,被称为“古四珍”
这幅地图在后世存在争议。
有学者认为《山海舆地全图》并非利玛窦所制,而是郑和下西洋时所携带的宫庭画师所绘制。其质疑的点是一处被利玛窦涂改的地名“沧溟宗”——意指所有海洋的祖宗,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即后来西方称为“太平洋”。
争议本身就是学术的一种,哪怕最后证明这幅地图不是利玛窦所绘制,但明代世界地图的价值,依旧在那里,亘古不变!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建阳书坊刻印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一本。”赵帆对置换来的物品,倒背如流,可见他是真的用心了。
很不错版本!
建阳书坊是明代非常有名的地方书坊,有着“闽本”“建本”美誉。朱熹在《嘉禾县学藏书记》说:“建阳麻沙板本书籍行四方者,无远不至。”
倒是可以和自己在东瀛买的袁无涯刻本《水浒全传》,凑一起研究——对比一下明代两大地方刻本的优劣。
“春秋纪氏方簠……”
呃,这是重器——高古青铜器再小,只要是祭祀器,都可以称之为重器,更何况这见簠器还带文字“纪”,是春秋纪氏家族的祭祀用品。
置换的最后两件器物是一对的——乾隆双锋姊妹宝剑两把,是内务府造办处的手艺,朝廷赏赐给功勋武将或侍卫处的兵器。
这六件东西,样样都有说道,很精彩!
这次置换成功,势必为未来文物回流工作,带来新的工作思路。也算是自己对中国古董市场带来的一丝积极影响吧。
两人又聊了几句,李承顺带着让他找人去查查故宫九一年被盗案件涉案人资料。虽然没有明说,可赵帆以前是干什么的?他立即明白,李承这里怕是有线索。
有些内容,电话中不好明说,俩人相约等李承七月底回港后见面细聊。
<